旅游不止吃喝玩乐,
还有颇具情怀的风花雪月。
在钢筋水泥搭建的高楼大厦中生活久了,有时候总会向往悠闲缓慢的传统生活。而这个充满风花雪月的江南水乡古镇——乌镇,是你不能错过的一场修行。
乌镇依水而生,因水而有灵魂。
长亭屋檐下,是一条条长长的石板路,用青砖铺成,看似有些历史了,贯穿于一间间民房和店铺,行人走在上面,可以领略古朴风情。民房和店铺的木刻门楣显得有些陈旧,但是斑驳的漆色让人感受到时光的厚重。
有人说,乌镇一件灰色裤穿了3000年,一件白棉袄盖了3000年。
3000年不浓妆艳抹,3000年不花枝招展。
3000年历史,没有沧桑,更显活力。
船在水上,人在画中。船游乌镇西栅,有一种轻描淡写的浪漫浓情。
乌镇到处可见或拱或平的桥,如太平桥、仁寿桥、永安桥,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逢源双桥。这些桥连接着乌镇的家家户户。
逢源双桥是一座很有历史神秘色彩的古桥。桥下有水栅栏,系古时水路进出关卡。
传说踏走双桥有男左女右的习俗,走一遍桥,须分走左右两半,因此又演绎出走此桥便可左右逢源之说。还有一种说法是大家都喜欢升官发财,左边是升官桥,右边是发财桥,想要升官走左边,想要发财走右边。
它就像一个老迈的爷爷,一直支撑着不断加重的人流,为历史的痕迹加深印象,承载着乌镇的历史。
泡上一盏茶,坐着一把竹椅,拿着一本书,坐在靠窗的位置,读书困倦之余,可以细品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风一情。利用这些时间来放空自己,偷得浮生半日闲,静待时光流逝就好。
这些茶馆大都建在水阁里,多为木楼,有些破旧,一面傍河,一面临街,有一种闹中取静的味道。茶馆规模都不大,茶客几乎都是土生土长的乌镇人,打扑克、打麻将、下棋、聊天。喝一壶酽茶,道一筐家常,洋溢着浓浓的市井气息。看着杯内“白浪翻滚雪花飞舞”,随着空气中升腾的暖香,人会有飘飘然的感觉,便获得了“以心品茶”的快感和乐趣。
连当年刘强东都想请马云在乌镇喝茶,可想而知,乌镇的茶有多受欢迎。
夜幕降临,乌镇的风情,全弥漫在夜色里,是最值得称赞和不容错过的美景。乘摇橹夜游西栅是一种十分美好的体验。
乌镇西栅夜景,古城古屋古建筑落成了唐诗宋词的清幽,写在了千年的历史中。
西栅的夜景首屈一指,晚上古镇里的房屋、酒肆和桥梁都亮起灯光,交相呼应,星光灿烂。渐渐模糊了民房、小桥、流水的轮廓,将整座古镇慢慢带进了夜色中。
说到乌镇,不得不提一下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大佬们。
每次聚餐的餐厅——津驿客栈,已经变成了乌镇的小网红。
2018年11月6日,马云和丁磊晚上在乌镇的河边一起追忆逝水年华。聊的是马云的金庸武侠情怀。
铁打的饭局,流水的江湖。
互联网大佬的商战给喜欢寂寞的乌镇带来了喧嚣。
从此,车也快了,人也多了,浮躁也多了。
在夜幕中,乌镇笼罩在朦胧中,一片肃静。在不远处,只看到稀疏的行人,只听得见沙沙的踩雪声。这声音虽细,却如酒劲一样绵长,温暖人心。
你带着故事来,又带着故事走,总有一些人、一些事,永藏心底。
来过,就不再怀念过往。
人生需要面对的更多的不是珍惜,而是放下和释然。
风雅的乌镇,生出了一个诗意的木心。
很多人知道木心,是因为《从前慢》。
风雅的乌镇,再加上诗意的木心,让人对乌镇充满期待和神往。
木心住在东栅,木心美术馆在西栅,四面有湖水围绕,从入口进去,需要走过一座长长的桥。用木心的话说,就是“卧东怀西”。
当年,木心美术馆在紧锣密鼓筹备中,但是老人却已经油尽灯枯,甚至坐着轮椅到现场观看美术馆的场地。
乌镇木心美术馆,于2015年11月16日正式对公众开放。这不仅是一座收藏过去时的美术馆,而且是向未来开放的精神指向和学术空间,是了解木心艺术世界的一面镜子,更是了解乌镇的一扇窗口。
馆内大厅悬挂木心先生的大幅人像,旁边写着一句话:风啊,水啊,一顶桥。就是他对美术馆的描述。
走进木心美术馆,看着木心的作品,就好像看着乌镇的样子,底蕴丰厚,感受历史的厚重感在流淌。
2011年11月21日,回到乌镇五年后,木心去世了。
最后的手稿是:功成名就乎,壮志未酬也。
美丽风情的乌镇随着木心的去世终究留下了遗憾。
木心在《我纷纷的情欲》中说:
“万头攒动火树银花之处不必找我。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能做的只是长途跋涉的归真返璞。”
让尘归尘,土归土,让岁月无边吧。
都说乌镇的生活慢,其实,慢,就对了。
如果太快, 就会闪了时光。
你再不来,
我就要下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