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的父亲长期酗酒,每次喝得酩酊大醉之后,不是对妻子和小A暴力相加,就是躺在客厅的沙发上呼呼大睡。小A讨厌极了这样的父亲,他在任何场合都滴酒不沾。但奇怪的是,小A的妻子竟然也是一个嗜酒如命的人,小A很爱他的妻子,但又不得不承担起照顾家庭、孩子的责任,苦不堪言。
类似的案例,在心理学著作中经常看到。看上去似乎不合情理,明明对酒精深恶痛绝的人,为何还要找酗酒的伴侣呢?如果你读过了心理学家汉姆菲特的《爱是一种选择》,你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小A是一个拖累症者,他的选择具有某种必然性。
“拖累症”(英文为Co-dependency),是汉姆菲特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个人对于外在事物和他人的高度依赖。心理咨询师丛非从将Co-dependency翻译为“关怀强迫症”,主要强调人际关系方面的过度依赖。就像很多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还不都是为你好”,打着为对方考虑的旗号,实际上是为了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通过“付出”获得满足感。
我们再回到小A的案例。从表面上看,小A的父亲、妻子都处于“弱势”地位。他们醉酒之后,丧失了部分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能力。小A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一旦离开小A,喝醉了的妻子、父亲很有可能流落街头。
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还隐藏着另一个事实:小A离不开酗酒的家人。当他们醉醺醺的回到家里,小A通过照料他们,获得了内心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一旦家人通过参加诸如AA(匿名戒酒协会)等组织,摆脱对酒精的依赖之后,小A的精神寄托就消失了,原先脆弱的平衡被打破,家里很可能陷入严重的失衡和混乱。
事实上,在小A身上上演的,是一种“双重沉溺循环”。家人对酒精的依赖,小A对酗酒家人的依赖,他们都成了拖累症的受害者。
汉姆菲特认为,要想从拖累症中彻底脱身,需要我们认识到自身的沉溺状况,发现拖累症的根源,进而打破恶性循环,重塑健康的人际关系。
1.被不自知掩盖的“现代病”
拖累症是一种常见的“现代病”,除了拖累症者本人,他们身边的人也常常受到影响,并且很可能传给下一代。如果不能从自己开始,打破旧有的错误模式,痛苦也会一代代延续下去。
但许多人并未意识到拖累症的存在及其严重性,对于自己“爱的能力”的匮乏不自知,反而归因到“性格”“环境”等不可控因素,自怨自艾。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拖累症呢?汉姆菲特总结了拖累症的10大特征,比如受缚于原生家庭而备感痛苦,对他人的过度责任感;自我评价和成熟度很低,认定自己的快乐依赖于他人等等。
拖累症者往往是自我矛盾的,一方面他们觉得自己是独立的,强大到可以以一己之力,解救沉溺于酒精的家人。在内心深处,甚至以“上帝/拯救者”自居。另一方面,他们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自我评价低到了尘埃里,把自己的价值寄托于外界的评价。
在这样的矛盾状态下,拖累症者容易走入控制的恶性循环,即:试图控制超出能力范围的事物(失败的预期心理)--失败--自卑(负面的自我评价)。拖累症影响的不只是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他们的人际关系、自我认知、价值观等都有深远的影响。他们缺乏安全感,对现状不满,但又无法摆脱。通过“控制的循环”虽可暂时获得内心的安定,但无异于饮鸩止渴,只会在沉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2.拖累的根源:不曾得到的爱,如何给予?
拖累症的产生,大多和童年经历有关。
爱的能力,是要习得的。最初、也最重要的老师是父母。他们从自己的“储爱槽”中分出一部分来,放到子女的“储爱槽”里。父母所能给予的爱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来自于他们父母的爱的多寡、父母之间关系的质量。
父母爱的匮乏,或者父母之间关系紧张的家庭中,子女内心的爱是匮乏的。这在一些家庭条件艰苦、双亲较早离世、家庭暴力、父母离婚等情况下较为常见。
热播美剧《马男波杰克》的主人公波杰克,从小父母关系恶劣,母亲一直告诉波杰克他的出生就是一个错误,毁了自己的生活。波杰克是孤独的,身边几乎没有朋友,很难建立起真正的亲密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离婚家庭的子女并不都是缺爱的。例如歌手王菲经历了两次婚姻,但两个女儿和母亲、父亲、祖父母的关系都很好,个性阳光开朗,离婚带来的负面影响被极大地消解了。而在渡边淳一小说《情人》中,父亲对女儿修子很好,但父母之间冷漠的关系,使她常常在紧张中度日,内心的储爱槽同样空空荡荡。
在问题家庭长大的储爱槽空乏的人,常会下意识转换这些复杂的角色,在身边的人身上寻找重建原生家庭的互动关系,重建原生家庭的痛苦以及实际情形。他们(潜意识里)希望这一次,过去那些问题可以解决,过去那些痛苦可以消除,过去情况可以改善。
根据精神分析流派的观点,1岁之前的孩子,怎么爱他都不过分。幼年时被爱包围的孩子,自我认同感会更高。而未曾被爱滋养的人,内心常常有关于生命价值的质疑。
他们会觉得自己是父母的累赘,给家庭带来了不幸和负担,进而对自己的存在本身产生了否定。在面对自己的伴侣和子女时,基于童年的经验,试图以“讨好”的方式为对方付出,以期弥补童年时的心理遗憾,这样非但不能建立起健康的关系模式,反而像将要溺水的人,把对方也拖进了痛苦的深渊。
3.走出沉溺循环:你需要打破--重建
拖累症的反面是相互扶持(interdependence),而不是独立。在依赖和独立之间建立起健康、平衡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类似于小A面临的问题,在心理学上有很多探讨。
美国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认为这是原生家庭阴影的重复。童年时家庭关系对个人的影响,可以一直延续到成年后的亲密关系模式。他习惯了这样的关系模式,很难跳出这样的怪圈,只是换了一个人,继续重复自己的童年。他首先要做的,是解决与父母的关系问题。
而在武志红看来,这是一种心理“巨婴”的表现,他没有形成独立的人格,或者是存在高度“自恋”,认为自己有能力帮助他/她摆脱酒精等的依赖,但事实上并不能。
汉姆菲特结合长期的心理治疗实践,总结出了一套“10步骤”拖累症解决方案,如下图所示。
这10个阶段也可以归纳为三大步:认识--打破--重建。
首先,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模式是有问题的。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沉溺现象,通过制作人际关系清单,把对自己有过“积极/消极虐的”的人找出来。
其次,打破旧有的循环模式。从心理上和自己的原生家庭脱离,走出个人成长的关键一步。对于过去的遗憾、伤害,允许自己悲伤、沮丧,甚至愤怒,而不是一味纠结于“如果当时我……,那么现在就会……”的念头,停止错误的自我归因。
再者,重建新的自我和人际关系网。正确评估自己的价值,寻找新的“代理父母”,比如恋人、心理咨询师、互助团体等,填补内心中爱的“空洞”。在新的关系建立起来之后,就像车子或者房子一样,不定期地检查、保养,让更优质的关系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深陷拖累的人们,误以为他们给的是“爱”,但无形中附加了太多的条件和义务。对方感受到的不是温暖,而是压力和痛苦。小A对妻子的“爱”,没有让她从酒精中解脱,反而越陷越深。这样的爱,何尝不是一种折磨。
汉姆菲特在《爱是一种选择》中这样说:爱是一种自由的选择,而不是强迫的义务。
“自由”,也是有代价的。它意味着要从过往习以为常的沉溺模式中脱离,这种改变需要莫大的勇气。但它所能带来的,会是更好的自己。
当你真正具备了爱的能力,这个世界也会变得美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