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100分—读书笔记

孩子今年要上小学了,对孩子未来的学习比较迷茫,分享文章“不考100分”给与我同阶段的家长。

重点思想:正因为我特别渴望孩子取得成绩,我才绝不会向她要分手。庸俗目标只能给孩子带来庸俗刺激,不会产生良好的内在动力。从上小学就开始追求分数,会让孩子形成畸形的学习动机,变得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反而降低其学习兴趣,影响考试成绩。

在一所小学门口,看到一个女孩兴冲冲跑过来对她妈妈说:我数学考了98分!她妈妈问问谁谁考了多少,听到人家考了100分,脸上顿时不满,“人家能够考100分,为什么你就不行?”孩子原本兴奋的神情一下子消失的无影无踪,一脸的委屈和沮丧。

孩子成绩好坏,并不在于家长对孩子说出多少的希望和要求,而是在于怎么去说。语言不是呼出的空气,不会消失在空中无影无踪。所以不要在孩子面前信口开河,不要想说什么就什么。家长说的任何话都会在孩子心中留下痕迹,好痕迹产生好影响,坏痕迹产生坏影响。

这位家长话语中传达的价值观是—100分才是好样的,才是令人满意的。家长就这样把学习变得功利,不知不觉就把孩子往歧路上引,让孩子偏离了正途。她的错误是把学习目标定位在分数上,却对孩子的学习能力、态度、方法、兴趣,以及对知识的真实把握状态没有去关注。她的行为实质是在追求作为家长的满足感。

满分是一个成绩极限,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孩子都达不到。家长对100分的爱好,只是不断制造儿童的失落和内疚感。孩子从偶尔的好成绩中虽然获得暂时的愉快,但大多数时间里,他们内心是不安和痛苦的,因为他们不知道下次会考的怎么样,会不会让家长满意?惴惴不安,一心惦记分数,却失去了真正的学习目标。

分数和成绩其实并不完全对等,分数可以反应成绩,但是分数不等于成绩。

一位邻居的小孩子上小学,学校对成绩评分不打分数,只到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她成绩一直不错,都是优,但是在妈妈的印象中基本没有得过满分。例如一张数学试卷考了85分,但是她妈妈不在乎分数,只要经由她自己修改后,有9分的题做对了,但是还有6分没有做对,她妈妈就会愉快的在她改正的题目上打勾,然后用铅笔在原分数旁边写上94,并且告诉孩子现在的分数已经是94,而不是84分。那道6分的题目可能马上改正或过几天请教老师。总之不论什么时候改正,妈妈都会写上100分。任何考试只要修改,成绩肯定高于原来的分数。这样孩子就会发现过程和结果的关联性。

任何单纯要分数的行为都是浅薄的,破坏性的。我们要做的是培养孩子的智慧性,就是对知识的好奇心,爱专研的精神,提出问题的能力,寻找答案的兴趣,有效的学习方法,平和的学习心态,持之以恒的毅力等等……这些才是孩子的成绩,才是在各种考试中胜出的决定性条件。

儿童天生就懂得自尊自爱,“争强好胜”其实是一种天性。孩子入学后,即使家长不说什么,他们都会产生对分数的追求,对名次的渴望。面对卷子,他们都会尽全力去表现最好的自己,绝没有一个孩子明明会做却故意做错而拿不出好成绩。

这是个奇怪的定律—想要100分,就别要求孩子考100分。听起来像悖论,但它真的成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亲子日记第1天 4月24日,星期一,小雨 今天开始写亲子日记,记录孩子成长的点滴,希望自己可以坚持下去,每天至少一...
    月儿贝贝阅读 12,392评论 2 22
  • 这是一本很好的书。 特意摘录下来。 第一部分第1节:序言 培养了不起男孩的100个细节 序言 与养育女孩相比,养育...
    吼少说阅读 13,556评论 1 70
  • 第二部分第30节:男孩一生,最重要的13个引导(1) 第三章 男孩一生,最重要的13个引导 父母最大的教育责任,就...
    吼少说阅读 9,269评论 0 52
  • 梦是对潜意识最直接的反映,但梦对潜意识的反映却一点都不直接。 梦见考试往往是心里有压力的表现,而梦中考得好坏反映的...
    踢车刘阅读 1,209评论 0 0
  • 每次去野外,在一片绿色中,扑入眼帘的便是一丛丛铺满了枝头的洁白花儿。且一阵一阵的清香随风散布四面而来。不由...
    烟柳飞轻絮阅读 2,36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