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无印良品,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性冷淡,无印良品的产品很有性冷淡的气质。“我觉得无印良品的床品有种禁欲感。一个是设计。要知道,无印良品的设计师中,有原研哉,深澤直人,永澤陽一,山本耀司,植原邦雄,都是超级大咖的存在。
不知道大家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同事?他们总是早来晚走,心甘情愿为公司加班赶末班车?他们就是你的楷模激励着你不要再犯懒癌,赶紧嗨起来啊!这样的员工也必定是老板常挂在嘴边的你看人家某某。。。但有的优秀企业的大老板就不同意了,而且还把“不加班”作为公司的一大“戒律”。究竟是什么样的脑回路才让这位老板做出这样的有反常理的规定呢?
在小编的印象中,高大上的无印良品就像这个碗一样,是质朴的:无印良品是一个日本杂货品牌,在日文中意为无品牌标志的好产品。产品类别以日常用品为主。产品注重纯朴、简洁、环保、以人为本等理念,在包装与产品设计上皆无品牌标志。产品类别从铅笔、笔记本、食品到厨房的基本用具都有。最近也开始进入房屋建筑、花店、咖啡店等产业类别。
“无印良品(MUJI)”创始于日本,其本意是“没有商标与优质”。虽然极力淡化品牌意识,但它遵循统一设计理念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无不诠释着“无印良品”的品牌形象,它所倡导的自然、简约、质朴的生活方式也大受品位人士推崇。
无印良品的最大特点之一是极简。它的产品拿掉了商标,省去了不必要的设计,去除了一切不必要的加工和颜色,简单到只剩下素材和功能本身。除了店面招牌和纸袋上的标识之外,在所有无印良品商品上,顾客很难找到其品牌标记。在无印良品专卖店里,除了红色的“MUJI”方框,顾客几乎看不到任何鲜艳的颜色,大多数产品的主色调都是白色、米色、蓝色或黑色。
如何不加班又能建立强悍竞争力?
这是春节期间看无印良品社长松井忠三的一本书,最大的感悟:我们讨论一下“不加班”的学问。
围绕无印良品,有两个关键词:
一个是性冷淡,无印良品的产品很有性冷淡的气质。我看有人在知乎上点评无印良品,“我觉得无印良品的床品有种禁欲感。你要睡这样的床,你都不好意思有性生活,觉得自己低俗,对不起床单。”
一个是设计。要知道,无印良品的设计师中,有原研哉,深澤直人,永澤陽一,山本耀司,植原邦雄,都是超级大咖的存在。
这是任无印良品设计总监的大师原研哉的画风,很有设计逼格。
虽然无印良品强调无LOGO,强调实用性,但我认为,无印良品卖的就是逼格。无印良品的第一竞争力是逼格,是颜值,实用性是排在第二位的。
但是,我错了,看了无印良品BOSS松井忠二的自述后,我发现,无印良品卖得是高效率。
这是松井的画风,很质朴。
松井忠二是一个很极致,又很能把握本质的人。无印良品从巨亏到百亿级公司,创造了不少神话。虽然受电商冲击,中国大陆39个城市的134家无印良品店,平均15.9个月收回投资。
松井忠二有一个变态的哲学:不加班。
一、彻底执行“晚上六点半下班”
绝对要准时下班!
这一条在松井眼里是必须的。或许很多人认为加班就是认真、努力、更有效的象征,但其实不。
这个问题在松井眼里其实很简单,尽管无印良品有一众热爱工作,甘愿为工作搭末班车回家的员工,但是领导阶层认为这样的低生活质量长久来看是削弱公司的生产力,久而久之这些员工生活只剩下工作后,能为公司带来的创新能量就减少了。
所以不仅是从企业层面还是从个人层面来看,加班都不是件好事。
松井当初在推“零加班”活动时,信念很简单,就是要员工把自己的工作流程SOP 化,当你仔细审视你的工作流程后,你会发现有很多无意义的时间浪费,把这些删除,再配合诸如开会简报格式预先制定,还有每天有哪些待办事项都排好,什么时候做什么都一清二楚等规划,准时下班理所当然。
为了做到不加班,松井做了几件事:
1、让员工认识到,在上班时间内把工作完成的重要性,进而设法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比如,无印良品调查员工的网络使用情况,25%的员工承认上班时曾经浏览跟工作无关的网站。
2、最有效的是制定死线(deadline)
一旦必须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工作,势必会激发员工的专注力,学会安排工作的优先顺序。
3、主管不在傍晚交办工作给他人。
二、最重要的是制度
松井的书就叫《无印良品成功90%靠制度》。
松井搞了一个手册叫MujiGram——Muji指导手册,就是Muji一贯强调的细节。其质朴一目了然,之所以要制定如此翔实的指南,是为了“将依赖个人经验和直觉的服务进行‘机制整合’,使它作为规范延续下去"。指南细致入微,规定商品摆放何时为“正三角形”何时为“倒三角型形”,搭配服装的色彩必须保持在三色以内,这两点是店铺指南的基本点。指南体现机制,指南将理念细化为工作准则。
松井有计划对我很震撼:没有无法写进指导手册的工作。
甚至,打造畅销品也要靠制度。为了搜集顾客意见,松井会把顾客意见输入到一个名为“语音导览”的软件中,每星期由负责的人员查看一次,再决定是否反映在商品上。也成立了名为“生活良品研究所”的网站,建立一个既可和顾客沟通,又能兼顾商品开发的制度。
三、制度背后是执行力
策略二流无妨,执行力一流就行。
松井在内部的口号是:执行95%,计划5%。
什么是好的制度?一定是能够让员工执行的制度。
制度是“文字化——提案——改善”不断的循环!
如何提升执行力呢?
松井有一个内部方法,叫:PDCA循环。
规划(PLAN)
执行(Do)
评核(Check)
改善(Act)
松井有一个测试题:一家企业的执行力,只要看开会状况就能一目了然。
很多公司的会议,已经变成内部“事先疏通”的官僚文化,会议沦为纯粹的形势,这种“程序更甚于执行”的公司,只会不断衰退下去。
松井认为,好的会议,一定要让员工有主人翁意识,要负责的同仁必须自己做决定、负起执行之责。
松井这本很薄、很质朴的书,看的我一脑门冷汗。
不焦急、不懈怠、不傲慢。这是松井自我警惕的格言,先送给我自己,也送2016年的诸位。
其实,只要我们把工作的时间进度抓得紧一点,少做些没有必要的事情,我们会发现在下班之前做完工作上的事情并不是很难,这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需要的是高效的执行力和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