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会围绕着多种情感关系,亲情、爱情、友情。这里面除了亲情是血脉相连,先天与生俱来的,无法彻底割断。别的都是后天通过相处而形成的,只要你想,你们就可以彻底变成没有关系。不过在亲情里面,也有一类比较特殊,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彼此之间也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婆媳之间,翁婿之间,就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既然没有血缘关系,即使明面上,彼此是亲人,说白了,在很大程度上,彼此之间的情感维系,还是和别的关系一样,是需要你来我往的。简单一点来说,你对我好,我也会对你好,你若是从来不珍惜我的好,在这段情感关系中,只有索取,没有付出,那我迟早心灰心冷,只保留表面的体面了。
还没到下班时间,周霞接到娘家母亲的电话,赶紧请了假往家里赶。她做梦都没想到,18年没见面的公公婆婆,再次见面,会这么突然。周霞是在小区门口遇上同样匆匆赶回来的老公陈亮,他是婆婆喊回来的。在陈亮的口中,周霞知道等下要面临什么了。周霞和陈亮是在工作中认识的,当时两人都是刚毕业,在同一家公司。
都是新人,自然多了不少亲切感,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两人互生情愫。但这段感情,周霞的父母并不同意,虽然两家的距离有点远,但托人打听,绕来绕去,两人还是间接打听到了陈亮原生家庭的情况。周霞的父母,不愿意女儿嫁入父母一碗水端不平的婆家。换一句话来说,陈亮的父母偏心眼,并不疼爱陈亮这个儿子。
父母担心女儿嫁过去之后,负担大,还要为别人做嫁衣。周霞在恋爱中,其实就知道未来公公婆婆偏心眼的事情,因为陈亮比较城市,对自己的情况,并没有藏着掖着。一开始更是因为工资要还助学贷款,还要给父母生活费,所剩无几。还不好意思耽误周霞,不敢表白,还是周霞知道了原因之后,主动捅破了彼此之间的窗户纸。
所以周霞听不进去父母的话,也不担心公公婆婆偏心大姑姐,会对她和陈亮的感情有影响。她认为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只要自己没有一门心思想着让婆家帮衬很多,那么两人之间的感情好,劲都往一处使,日子何愁不红火。但她小看了原生家庭对一个人婚姻的影响,有些公公婆婆,即使没有住在一起,即使你没让他们帮衬,但他们索取也让你不胜其烦。
所以周霞一开始认为彼此客客气气,或者婆婆多帮大姑姐一些,少帮衬自己一点的想法,是不实际的。周霞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和实际有出入,是从她和陈亮谈婚论嫁的时候,就开始了。因为婆婆说儿子成年了,不能啃老;又说自己作为父母,很明事理,不干涉儿子的婚事。言外之意就是儿子想要和谁结婚,他们都没意见,但是想要他们出钱,没门。
周霞有点哭笑不得,她倒不是非要公公婆婆出钱给彩礼,办婚礼。但作为父母,儿子的婚事,能力范围之内,是不是多少也要意思一下?尤其是周霞已经知道大姑姐结婚的时候,婆婆可是给了不少陪嫁的。这么一对比,未免也太偏心了吧?但人总是会有侥幸心理,周霞虽然心里不舒服,但还是安慰自己,想着是不是公公婆婆把钱都花光了。
所以相隔两年的儿子的婚事,才会有心无力。但周霞的父母,心知肚明,没有钱和没有心、不重视,其实完全是两码事。未来亲家如果真的是有心无力,那么不出钱可以出力气啊,但两人对于儿子的婚事,就像是来参加喜宴的客人一样。从头到尾,就是婚礼当天露了一个面。周霞的父母心中叹气,但也没对女儿多说什么,因为他们知道,女儿听不进去。
当然了,周霞在结婚后,随着事情一件又一件发生,她对婆家,从最开始的侥幸到最后心灰意冷。结婚后不久,婆婆就提出要生活费,比老家家境差不多的家庭,提出来的金额还要多一些。周霞和陈亮,不想因为这些“义务”和两位老人扯皮,就答应了。但随后周霞就发现她帮大姑姐做了嫁衣。
因为公公婆婆拿了生活费,并没有在家好好养老,而是外出打工了。听说两个人,每人都干着两份工,吃苦耐劳,活脱脱就是为了子女劳心劳力的好父母。但很可惜,两人的辛苦付出,赚来的钱,都是给女儿的。对于陈亮和周霞,两人不管不顾,除了要生活费的时候,联系一下,平常完全没有机会见面。
逢年过节,也就是周霞转账给婆婆的时候,才会换来婆婆一句嘴上的嘘寒问暖。其实周霞怀孕和坐月子的时候,赶上娘家母亲生病,她是想过让婆婆来照顾自己的。请阿姨不仅要花钱,而且没有自己家里人尽心。但婆婆总说谁身上掉下来的肉,谁心疼,自己要给女儿赚奶粉钱,没空管儿媳妇。类似这样的话,婆婆说了很多遍,在周霞需要婆婆帮忙的时候。
有几次,周霞实在忍不住,说:“婆婆,你对大姑姐好,自然没有问题。但你是不是忘记了,你还有一个儿子?不,你倒是也没忘,你记得每月问我们要生活费,用到我们的时候,记得我们,用不到我们的时候,我们连过年都见不着你。我生孩子,坐月子,你作为婆婆,连来看我们娘俩一眼,你都没做到,还怎么指望我以后给你养老?”
婆婆当时怼了她,说:“我有女儿,用不着你这个儿媳妇,不用担心。”就这样,周霞和陈亮两口子这么多年经历的人生大事中,帮忙的只有周霞娘家父母,而从来没有婆家人的影子。不仅如此,周霞这个儿媳妇,在公公婆婆的添油加醋下,在婆家的村子里。成了一个见不得大姑姐好,因为公公婆婆对女儿好一点,挑拨儿子都不来看父母的坏女人。
周霞对公公婆婆心灰意冷,她无数次在心中冷笑,担心儿子和儿媳妇问自己要钱,一直躲着儿子和儿媳妇,怎么好意思把这口锅扣在儿媳妇身上。不过周霞也懒得解释,毕竟自己也不回老家过日子,随便他们怎么说了。她本以为,自己和公公婆婆这么多年没见,说句难听一点的话,估计要到两人过世,才能见到了。
但她想错了,随着年龄上去,公公婆婆赚不到多少钱了。或者说赚来的钱,远远不够两人看病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了,所以大姑姐不要公公婆婆了。大姑姐的意思是老家父母养老,可都是跟着儿子的,她让父母过来找弟弟养老,是为了弟弟好。而此刻,公公婆婆堵在周霞的家门口,两人以为在家的亲家两口子是阻碍两人养老的关键。
所以正在指责周霞父母没教养,又吵又闹,场面很混乱。周霞和公公婆婆之间,本就剩不下什么情分了,眼下又看到两人指责自己的父母,她气不打一处来,也顾不上什么家丑不可外扬了。直接拉开婆婆,大嗓门噼里啪啦说了一通,干脆明了,说明了不愿意给公公婆婆养老的原因。
最后她问婆婆:“我和你儿子结婚18年,婚礼当天见了面之后,我们就再也见不到你了。要不是你还想着我们的钱,要问我们要生活费,时不时找借口问我们要钱,估计都要忘记还有儿子和儿媳妇吧。你们打工18年,帮大姑姐把两个孩子拉扯大,然后现在一身病痛,跑来找我们养老了?这不可能。”
当然,因为毕竟是陈亮的亲生父母,再生气,也不可能完全不管不顾。所以最后周霞和陈亮的意思很明确,两人最大的让步就是送去养老院,但费用必须一儿一女,各自承担一半。周霞说:“婆婆,要是你和公公不愿意,或者大姑姐不愿意,要么你们就自己回老家,我们不会管。要么我们就去村里闹腾,把你俩的事情,都摆在桌面上,让大家伙评评理。”
公公婆婆到底还是要脸面的,也不知道婆婆最后怎么说服了大姑姐,反正最后两人的养老问题,就是按照周霞的说法来。周霞的公公婆婆,73岁了,本来想要儿孙承欢膝下,结果去了养老院。两人辛苦的一辈子,换来一身病痛,如果当初不那么偏心,今天也不会是这个结果。不知道在养老院的日子里,两人会不会想通。
你们身边,偏心眼的父母,多吗?
--END--
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