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

远亲不如近邻……?那是说的从前!

住在你隔壁的都是什么人?你们小区里住的大多是什么样的人?

生活在当下,别说隔壁住的是什么人这种问题。就算问这家人姓什么?有几口人?哪里人?甚至:是人还是狗?估计也有很多人答不出来,极端一些的连邻居的面都没见过。

反正和我家住同一层的另外三家姓什么,我是没有概念的。

还记得四十年前,五岁多的我随父母从云南调动到了广州。我们一家四口住在一排平房的最边上的一户——一号房。后来听说,还是因为大姨父的关系,才照顾我们一家住了这套房子的。

平房是那种砖瓦结构的,房梁是大腿般粗细的圆木做成。一排房子分割成十来户的样子,户间的隔墙没有砌到屋顶,其上架着原木的“金字架”,再往上就是青瓦屋顶了。户内是直通通的用同样不到顶的隔墙,又切割出两个房间,一个客厅。当然,房间和客厅都小的可怜。屋内是没有卫生间,屋外倒是也砌着一个小小的厨房。由于我们一户是最边上的,所以就占了“地利”上的优势,在屋外还有个小小的院子。那小院子就成了我们家纳凉、聊天、娱乐的好地方了。

住在我们隔壁二号房一家男主人恰好也是姓钟,在码头当工人。家里有五个孩子,其中最小一个是儿子,其他都是女儿。当然,钟师傅有老婆,不过他老婆是个“疯子”。我还记得,我们刚搬来没多久,有一天听到隔壁大吵大闹的,动静挺大的,我和妈妈就过去看个究竟,还见到了那个女人。只见她蓬头垢面,一头白多黑少的灰白色头发,却扎着一对麻花辫。估计她刚刚在发病,被钟师傅和女儿按住并用铁链绑在了一张靠背椅上。当时的情景对于我这个六岁大的小孩只能用“震撼”两个字来形容了,所以那个绑在椅子上的女人的情形就深深的可进了我的脑海之中,就连那女人的面貌还模模糊糊的有点印象。

三号房住的是两个年轻人,用当时的话,是两个“柔姿仔”。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潮男”。由于爸妈看不惯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做人态度,所以我们也很少和他们来往。一直没见到他们家有年长之人,估计是父亲或者母亲留下的房子。他们家是有亲人“偷渡”到了香港的,当时家里就有带着好多喇叭的录音机,这是当时每户有“南风窗”人家里的“标配”。另一个标配就是收看香港电视必备的:“鱼骨天线”

他们每天都会把录音机的音量开的很大,重复播放着许冠杰等人的粤语流行歌曲,许冠杰的歌曲播放的频率是最高的了。许在当时的地位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周杰伦吧?反正就是最流行的香港男歌手了。由于户间隔墙是没有砌到屋顶的,户与户之间隔音也是基本没有的,所以虽然中间隔着二号房,但他们三号在播这些歌曲,我们还是听的很清楚的。这就算是我的粤语流行曲“启蒙”了。

那时虽然住在附近的人家,地位、遭遇并不一定一样,但是由于大家都是来自同一个“单位”,经济收入也不会相差太远,所以邻居之间的关系似乎更加密切,社会还并不像现在这么“撕裂”。至少不会来隔壁是人是狗都没有概念。请原谅我使用了“撕裂”这个词,但是我实在找不出更合适的词汇来形容现在社会这种:不同地位,不同收入,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分类聚居的现实情况:

有无敌江景豪华别野的“上层社会”,也有城乡结合部垃圾村窝棚户“底层蚁民”


(日更写作【750】142/36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既然他们威胁我说拿不到奖励,那就索性大家都拿不到。” 前 言 动迁,对于普通人来说,一直都是一个牵动人心的...
    0bcd92bb2093阅读 995评论 1 17
  • 大年初一,妈妈牵着我女儿,说去找弟弟玩,女儿高兴的跟着,嘴里一个劲儿的喊着弟弟,弟弟。弟弟是邻居家小鱼的儿子,小鱼...
    古树公园阅读 299评论 1 1
  • 天空,阴云密布,闷雷滚滚由远而近,无一点儿风,树不动鸟不飞,天气热得如同蒸笼一般。 在一条通往某个山村的土路上,一...
    一缕檀香悠阅读 351评论 0 0
  • 一 阴阳眼女孩 长条形的柜台上摆放着七八个棕灰色的粗陶罐,里面盛着当地土法子酿出的果酒,都用蓝印花布封了口。 这是...
    乌斯国高员外阅读 1,081评论 9 15
  • 七点半,老姚车祥云欣彬小枫、小明车大拿导弹高原、老成车欣欣柳叶、老羊车节减老潘风光阳,各车聚集会合于漪汾桥下,编队...
    老的山羊阅读 16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