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喜欢到楼下的店里去蹭或萝卜糖,去多了总归不好意思,又不愿拂了孩子的心意,琢磨着自己做,按照网上的方子,却不太成功,上面总裹着厚厚一层糖霜,莫非真像某些人所言要用特殊的锅?我开始研究,在实验几次之后我终于找到了用自家普通的锅稳定的成功做出孩子最喜欢的胡萝卜糖的秘诀:先用糖把切片的胡萝卜腌一下,把胡萝卜中的水分分离出来,这样就可以很快就成功的把胡萝卜糖炒干,不会太甜,也不会挂糖霜。由此我想,之所以我能炒出好的胡萝卜糖,是因为我找到了做水果糖的关键点:用糖去替换掉蔬果里的水分。抓住了这一点,就可以成功的作出其他各种各样的蔬果糖,所有的什么火候啊,锅啊 ,制作步骤和方法啊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点。
由此我想到做任何事情,小到做一片糖,大至学习工作做研究选老公教育孩子,都要敏锐的找到事件的关键点,才能围绕着这一关键点多快好省的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生活中有很多人,擅长去思考这个关键点所以事半功倍,有些人则反之,根本没有想过还有这么一回事,结果当然就是吃力不讨好。
这让我想起我读研时宿舍的妹子,平常看她活动颇多,吃喝玩乐,不亦乐乎,淘宝追剧,件件不拉,可是人家学习也不差啊。记得当时我们一起考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我老早老早就开始看啊背啊写啊,可看她平常该干嘛干嘛,到离考试一个星期了才开始准备,结果是我们都过了!当然我花了更多的时间,回想起我这么多年的考试经历,发现每一次我都可以说是过度准备,往往把考试用书不分重点不分类别的一股脑全背下来,结果就是可能考了一个好成绩,却发现自己真的作了很多无用功,有些知识点明显就是个出选择题的样,也把它分毫不差的记下来,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所以我总是花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没有找到每一门课程的核心知识体系,不会有区别的学习。我,就是一个反面例子!
我又想起当英文老师的朋友和我说起的一件事,在家长的谢师宴上,家长由衷的说,只有你这个英语老师的作业最少,别的老师都是你的好几倍。朋友说:我不觉得少,我觉得这么些就够了,学这些内容只需要这么多作业。的确,她学生的成绩不比别的班差,反而名列前茅。可是,有多少人会去思考学习内容对应的练习量呢?学校里最常见的是生怕自己作业布置少了被别人甩在后面的比拼。只有那些把握了学习关键点的人才能事半功倍。
最近,我在学习书法,学习的第一天,老师只教了如何用动作来实现笔画的呈现,这时我第一次明确的感受到笔法,由此我就认定这个老师,因为他抓住了书法训练的关键点。
有时候读读畅销书,其中有个“二八原理”和“帕金森法则”,让我印象深刻:
1.只做重要要的事情以减少工作时间。
2.减少工作时间来做最重要的事情。
不就是告诉我们,对待生活到抓住最关键得点吗?所谓“打蛇打七寸”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