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性懒惰?还是另有他因?
班上有一位名叫小丽的学生,我称她为“厨神”。
每次见到她妈妈在朋友圈展示的一道道精美菜品,都是小丽的杰作。从红烧排骨到提拉米苏蛋糕,都由小丽一手包办。
但是,也正是这位厨艺高手,让她妈妈操碎了心。
为什么呢?据她妈妈反映,小丽头脑聪明,反应能力快。不过,一谈到学习,她就打瞌睡,久而久之,她妈妈便认为小丽就是生性懒惰,无心学习,由此感到十分生气!
然而,如果小丽真的像她妈妈所说的那样生性懒惰,那么她在其他方面又怎么会表现出自主学习的倾向呢?
毕竟,小丽不仅在烹饪上精益求精,还在插花、画画等方面投入了足够的精力。
疑惑了很久的问题,今天终于在一本书中得到了解答。一切,都要从人格类型开始说起。
《天生不同》由美国伊莎贝尔·迈尔斯和彼得·迈尔斯所作,它是一本清晰易懂的心理学读物,书中描述了十六种人格类型的特征,对不同的个体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帮助读者在不同领域中获得启发。

二、不同的人格类型,不同的学习风格
书中提到,人类有两种不同的感知方式,一种是“感觉”,另一种则是“直觉”。
如果一个孩子习惯通过感觉来获取信息,那么,他会更多关注环境中的事实。相反,如果一个孩子更相信自己的直觉,那么,他则倾向于抽象思考。
有趣的是,这两种感知方式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学习风格。

研究发现,直觉型的孩子比感觉型的孩子更关注自己的无意识,因此,前者在理解词汇的意义上比后者更有优势。
这就是为什么在课堂上,当老师讲解事物的原理时,直觉型的孩子比感觉型的孩子要吸收得更快。
到了学校,一切都成了词汇,这对感觉型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一旦他们无法从具体的事物转换到抽象的意义,便很容易遭受挫折,从而丧失学习的动力。
显然,小丽属于感觉型的孩子,她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更感兴趣,因而在动手能力方面表现出众。
但是,在把词汇转换成意义这件事上,小丽却吃尽了苦头,听到不懂的专业术语,就会像是在与外星人打交道,那是她所不熟悉的语言模式。
三、天生我材必有用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感觉型的孩子难以专注学习?
实则不然。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人格特征,作为大人,应该随之调整教育的方式与手段。
对此,书中也给出了明确的建议。
面对感觉型的学生,学校的老师必须控制自己的语速,因为这类学生需要一定时间来消化听到的知识。
因此,讲完一个知识点后,老师可以稍作停顿,同样,提问感觉型学生时,也需要给他们一定时间思考,切勿马上就否定或者打断他们。
另外,由于感觉型的学生不喜欢抽象的文字,他们很难像直觉型孩子那样爱上阅读。但是,由于感觉型孩子喜欢事实,家长可以从生动有趣的事实入手。
比如引导孩子阅读客观事实类的书籍,配有真实的照片等等,这样,就能慢慢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阅读能力。

总之,天生我材必有用,了解不同的人格类型,对教育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学会因材施教,便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人格优势。
作为家长,学会认可孩子的特征,才能让孩子在人格上得到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