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三岁男孩的母亲,细想起来,我对小人儿说得最频繁的字眼应该就是“不可以!”了吧?
“不可以把脚伸到茶几上!”“不可以吞牙膏!”“不可以乱扔东西!”……
可是,说多了,自己也觉得没劲,小人儿更是变本加厉——越是不让他做什么,他就偏要做什么。
记得有一次,我起个大早,熬好了粥,盛到碗里摆桌上,见小人儿在一旁,还特别关照了一声:“不可以乱碰哦。”可就在我转身回厨房取筷子的当口,餐桌旁就变了天地——小人儿不知从哪里翻出双穿过的臭袜子给我扔碗里去了!
看到我惊呆的表情,小人儿四仰八叉地乐翻在地。
当时的我应该是气炸了吧?辛辛苦苦做好的早餐,还没等我吃一口,就这样被毁了……可是,我竟然还特分裂地想到了“世界如此美好,我却如此暴躁”之类的咒语,自动脑补着:“小人儿现在自我意识正在萌芽,他的行为正是在证明自己的能力,他可以控制一些东西。理论上讲,他还不算太坏……换个角度,也许他还挺棒,你看,他多有创意,能把袜子扔碗里……”可是,生气就是生气啊,最后我还是气不过,把小人儿的小手抓过来狠狠地“啪啪啪”了几下。打完后,小人儿伸出另一只小手,说:“妈妈,还有这只手。”
能想象么,我当时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个“loser”!
怎么办呢?类似的戏码每天还在上演,怎么办?!
温尼科特强调,关系大过天,良好的关系能避免诸多发展性甚至病理性的问题。
我开始反思,我和小人儿之间的关系是所谓的“好关系”么?我能理解他的需求,感受他的情绪么?我能被小人儿完全地信任么?答案竟然是模棱两可的。
我有些着急了——直到我翻开了《大卫,不可以》。
绘本讲述了一个叫大卫的小淘气包种种“顽劣”,最后,被妈妈拥入怀中破涕为笑的故事。
稚气的画风、鲜明的色彩,让小人儿对这本书爱不释手,总是要我给他讲“大卫在干什么”?我也很乐意有这样的契机,能将小人儿拥在怀里,用略带夸张的语气给他讲述这个关于规则、更是关于爱的故事。
不过,这本堪称经典的绘本,通篇大都是妈妈的画外音“大卫,不可以”“大卫,不要吵”“大卫,不要吃了”……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小人儿无疑会立刻逃掉。怎么念给小人儿听呢?
好在以前考过普通话证书,备考经验“Duang”地就自动跳出来了——这不就是看图说话么?好办!
于是乎,我便信心满满地上阵了。给小人儿读之前,我先自己练上两遍,力求读得流畅、生动、内容基本一致。
“大卫踩在凳子上,踮起脚尖,伸长手,努力地想够着橱子最上格的小熊罐子。哎呀呀,还差一点!”
小人儿屏住呼吸。
“还差一点,努力够呀……”
小人儿握紧了小拳头。
“就在这时,传来了大卫妈妈的声音:“大卫,不可以!””
小人儿疑惑:“不可以干啥?”
“不可以踩板凳去够高高的东西呀。”
小人儿不理解:“为啥?”
“因为很危险呀,万一脚下一滑,从凳子上摔下来怎么办呀?”
小人儿若有所思:“嗯,会摔个大屁墩儿。”(不好意思,小人儿被东北话荼毒已久)
翻到“不可以玩食物”那页时,小人儿已经咯咯咯乐得不行,一边笑一边问:“妈妈,大卫在干啥?”
我继续往下读:“该吃饭啦!大卫坐在餐桌前……可是……他在做什么?天啊,他竟然用叉子、土豆和鸡腿摆成了人偶的样子。怎么能这样呢!大卫,不可以玩食物!”
小人儿有时会追问:“不可以玩食物干啥?”(小人儿自创句式,意思是“为什么不可以玩食物?”)
“因为食物是放到嘴里、咽到肚里,帮助我们长得高高壮壮的,不是用来玩儿的哦。”
小人儿有时也不会追问,此时我通常会翻到下一页继续念,不做过多的解释。
……
就这样,每天晚饭后,小人儿坐在我腿上,拿着绘本投入地听我念故事。渐渐地,他的各种无厘头的“犯规”动作,在我的“晓之以理”中有所收敛。当然,他也会时常有新的“创意”来挑战我的容忍度。
然而,有了相拥共读这条纽带,我似乎多了一份确信——我相信,只要小人儿还愿意坐在我的膝头听我念绘本,那么,眼下那些所谓的“不听话”就都不是大问题。
因为,小人儿能体会到“妈妈爱你”,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