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16-上学记2-自由之思想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裴多菲《自由与爱情》


001、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

抗日战争期间,在日机轰炸不断的艰难条件下,存在了八年多的西南联大(1937年11月1日-1946年7月31日),“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保存了抗日战争期间的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元勋及174位两院院士,在被问及原因时邹承鲁院士回答,只有两个字:自由。

西南联大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三所院校组成,而这三所学校所在的北京天津,不属于国民党直接控制的区域,本来就有自由散漫的传统,到了云南又有地方势力的保护,保持了原有的作风:

学生的个人行为绝对自由:没有任何组织纪律,没有点名,没有排队唱歌,不用喊口号,可以做自己喜欢做、感兴趣的事情,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西南联大老师讲课绝对自由:讲什么、怎么讲全由老师自己掌握。

002、学术的生命力在于其自由

老师的作用在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启发学生,与学生交流,学生思路开阔了,逐渐形成自己的判断,不一定非得同意老师的观点。

学术上不应该论资排辈,不然学生只局限在老师的圈子里,一代不如一代,那就没有进步了。

韩愈的《师说》: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此而已。

003、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