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区很旧,带着一股市场的嘈杂感。
住在这里的原因很实在——这里便宜。房价一年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起初还能想想等攒够了钱就买一套属于自己小房子,如今却连房租都要忧心,每月扣除房租和日常的开销,所剩寥寥无几,看着距离首付十万八千里的存款,无奈只能从交通便捷的房子搬到这个每天必须早起半个小时的小区。
我搬到这里的那天,便在门口看到了一群老人,他们坐在凉椅上摇着蒲扇,脸上带着炎夏凉风里惬意,替我搬家的小师傅就住在附近,他笑呵呵地朝他们打招呼:“嘿!林叔,歇凉哟!”被叫做林叔的大爷穿着洗得发黄的白褂子,脸上露出些高兴来,回道:“辉子搬家呐?”简单的寒暄里透出一股欢喜。
老人(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搬家的小师傅说,这里的老人家儿女大都不在家,便常常聚在一起聊聊天,他们其实很喜欢年轻人,可这里的年轻人大都是像我这样的租户,通常住不了个一年半载。也不是要认识谁,只是看着这些年轻人来来往往,他们才会觉得有人气儿。
“这些老人家一年和儿女相处的时间不多,大多数时候家里都只有自己一个人,冷清得很!”小师傅叹道。
城市里拥挤的人潮(图片来源于@泼辣有图)
这里很多租户,大多都是在这个城市打拼年轻人,早上七八点时,妆容精致,面上却仍带着昨日的疲惫,步履匆匆地行走在小区逼仄的小道上,而后踏出小区涌向四面八方;晚间下班时,又回到狭小的出租屋内,关上门,便是另一个世界。
没有交流,最多只是看到常常碰见的同层住户才堪堪打个招呼。
2.
楼栋里的屋子是由一条长长的走道连接的,走道顶吊着橘黄色光的灯,常年未打扫导致灯上吸附了厚厚的灰尘,让光变得雾蒙蒙的,将将能看清路而已,偶尔隔个三五盏便会有一盏坏的,大概是因为在这条长走道里没什么影响,便也没人通知物业来换新的。
我住的那一层便是这样的状况。
屋子的隔壁是一对年轻的夫妻和两个小孩子,房子是一室一厅的安置房,面积挺小,有时候下班晚些从他们门口经过,便能透过大门看到摆在客厅里的床。狭窄拥挤的小房子里摆满了家具,婴儿车随意地放在角落,年轻女人正拿着一个金属小碗一勺勺地喂稍大的那个孩子,而丈夫则坐在一旁抱着婴儿轻轻摇晃。
橘黄色的灯光洒在他们脸上,显出一丝温柔静谧来。
旧小区走道(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夫妻两是在小区外摆凉菜摊子的,逼仄的屋子里被硬塞了两个体积不小的冰柜,一旁的地上凌乱地摆着各种各样的瓶瓶罐罐,男女主人蹲在一旁细心地处理着菜品,是以屋子里的各种调料味便会在打开门时飘满整个走道,有点像放了挺久的酸菜,并不讨喜。
不过摊子上调出来的凉菜味道倒是很受欢迎。
3.
斜对角的住户是一个独身女人,第一天板来时恰好碰到她回家,她看了眼我堆在楼道还没来得及搬进去的行李,进门的脚顿了顿,问我朋友,你们这房子租的多少啊?朋友说:一千三。女人嗒嗒地踏着高跟鞋走过来,往屋里瞧了瞧,“这么便宜,我那儿差不多,要一千六呢!”说着她脸上露出不满来,大约是觉得自己在这个价钱上吃了大亏。我跟着她的步子走到她家门口看了看,装修程度确实差不多,这么一看价格确实高了些,但看她气呼呼的样子我也只能笑着安慰道:你这里的家具要新些!而后心里默默地对房东感激起来,毕竟房东很好说话地承诺要给我们把旧家具换掉。
女人的不悦并没有在脸上流露多久,她轻轻绕过了这个话题,也没转身回家,而是朝着隔壁努了努嘴:“隔壁那对夫妻只租了八百多呢!”
来来往往的男人女人(图片来源于@泼辣有图)
“这么便宜?!”这个价钱在这片区域可只能租到十来平米的小单间。
“不过听说他们在这住了好几年了,应该是那时候的价钱吧。”也许是太久没有新人般来,女人明显起了谈性,“这两年房价涨得这么快,工资却一点不见涨,租房都快租不起了,更别说买房,这调控调控,越调越高,钱都被有钱人赚了,我们这些平头百姓还吃什么……”
女人絮絮叨叨地抱怨起现如今的房价,有些脱落的精致妆容下,眼角露出了点点细纹。
4.
对门有一对老夫妇,大门常常都开着,每每经过,便看见老婆婆坐在已经退了漆的木桌旁看电视。电视是老式的,方方正正地摆在客厅,上头搭着一块红绿相间的花格子布,颇有年代感。电视节目声音轻轻地回荡在过道里,有时候是民歌,大多数时候是新闻,主持人朗朗的播报声给安静的过道增添了一股浓厚的生活气息。
老人家养了一条金毛,早上有时会遇到男主人出门遛狗,大狗长得很强壮威武,却仿佛通人性似的小心翼翼地随着主人的牵引走,与那些活泼好动扯着主人踉跄而行的大型犬截然不同。夫妻俩就这样过着闲静的生活,偶尔那里会热闹些——儿子住在同一片小区。
还未收拾的餐桌(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老夫妇是房子的主人,当初拆迁时分了三套,两夫妻住这儿,唯一的儿子住另一套,还有一套被租了出去,每月的房租足以老两口过上舒适的生活,甚至还有盈余,儿子的工资不算高,可少了房子的后顾之忧,过得还算比较轻松,只是近两年孙子大了,开销多了起来,才渐渐开始有了压力。
不过比起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不值一提的。
这样充满生活气息的社区里,人们脸上大都没什么苦难,也确是谈不上多欢喜,大多人还是一般的家长里短,偶尔有了难于解决的困境,也不过是咬咬牙而已。
5.
周围的人来来往往,常常看到有人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来到这里,也常有人拖着一车的家具离开小区。
“哎,不好意思啊,门口堆不到——我待会就搬进去!”
门口的走道堆满了大大小小的包裹,原本是那对年轻夫妻住处的房间突然探出个脑袋。
是个高大白净的男孩子。
“没关系。”我想了想还是问了句:“你知道这房子之前的住户什么时候搬走的吗?”
“哦,昨天。”
昨天恰好是周末,我有事出了门。
我突然想起有一次无意听到夫妻俩的对话:
——“明天去银行把手续办了吧?”
——“行,到时候早点搬进去。”
多年的打拼,终于还是拥有了自己的房子。
我又想起了前几天小区门口老张头说起儿子儿媳过几天就要回来看他时的神采,脸上的皱纹都仿佛舒展开来。
后记
这篇文章是在去年年初的时候落笔的(这也是我没有真实素材的原因)。
那时候的我因为一些选择郁郁寡欢,
也为一点小小的坚持而暗自得意,
说不清是什么心情,也没觉悟出个什么道理,
随心而欲的落笔之后再通读,却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要表达些什么。
然后这篇文章就静静地躺在我的电脑里直到今天。
今天翻开这个快要停更一年的公众号,
我突然想起去年那个踌躇满志的自己,
在不断的选择里
跌倒,爬起,再跌倒,
我慢慢接受了自己的平庸,却还是不甘做个普通人,
至少在自己的认知里,我希望自己是个活得很“成功”的人
网上有句话:
无论现在混成什么鸟样,却还是觉得自己的未来无比牛逼。
即使现在被锤得灰头土脸,
我还是想擦把脸弓着背,暗搓搓地努力
期待有朝一日能够看见别人惊讶的样子
即使偶尔望着那些难以翻越的高山
也能“心里有束花常开”。
好像篇跑题了……就这样吧。
(完)
·关注我的公众号“丹尼呃”,一起看有态度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