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本是运动着的意思,挺好的,可前边叠着个难,就麻烦了,变成“难过”:过终归是可以过的,但困难很多很多。
难过二字,系中性词,象哲学慨念,是一种生存方式或者环境状态的描述。与之相对的词,有顺畅、顺遂、顺达、顺心、顺利等;与之相近的词,亦有难受、难关、难熬、难办等。总之,任何人任何事一遇上难,便令人沮丧,使你窝火。
你鼓足勇气,排除千难万险,终于如愿以偿了。此时,你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眺望前景,自然会感觉美不胜收。可当你回头一望,捡点自身在艰难险阻面前行走的足迹,内心仍会那么甜蜜么?
你振作精神,身处逆境却偏与命运抗争,在困难面前表现得不屈不挠,却始终无法企及前行的目标,在这种状态下,你内心的苦闷和烦恼与谁诉说?你灵魂的伤痛谁与抚摸?
真这样了,恐怕别人都嫌你“窝囊”,懒得理你哩。你除了与孤独作伴,还能指望个啥?
斯时,你与心对话:难过啊!
在单位里遇上烦心的人事纠葛,感觉难过;在家中摊上麻烦,更感觉难过;朋友间发生矛盾,也感觉难过。
难过,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理状态,是心灵遭遇“电击”是想找人吵嘴无人响应想找人打架没有对手似的无可奈何。
难过,细追究起来,应是有一种颜色或者是有一种什么味道的。颜色,是肉体感应,由灵魂传出的指令凸现在面孔上,该是暖色。男人性刚,脸上表情复杂多变,眼珠子转来转去,很可能转到酒瓶上,一沾酒,便“一醉解千愁”了;女人性柔,脸上表情同样复杂多变,但泪腺较男人发达,眼珠子稍稍一转,眼底便立即涨潮,刹那间便会有“顷盆大雨”……至于说难过的味道,倒是闻者自知,感同身受了: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油灯下的母亲,谁说不是你的母亲我的母亲呀?明明不愿意儿子远去,却信奉“好男儿志在四方”,此时的母亲难过,心里不是被虫子咬着?
“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幽州台上的陈子昂,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况下难过,幽州台象不象心海的“孤岛”呢?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巴山蜀水春花烂漫之时,闺房里怨女难过,你不能从《竹枝词》里听到她发自肺腑的哀叹么?她难过,是一肚子苦水。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一生漂泊,穷得连一瓶“包谷烧”都喝不到的诗圣杜甫,登高时心里难过,其味道不就只一个字——谗?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谪仙李白领命西进三峡,舟辑竟在黄牛峡打转十二天,其难过的味道便凝成一个字:愁。
类似的倒子,不胜枚举。难过的味道,因人而异,因事有别,由情而生,由景(境)而发矣。若用形象思维,品评难过三味,似可列出一串名词清单:
遭遇不幸,难过是五雷轰顶、身心俱焚、声泪俱下、欲哭无泪、声斯力竭……
遭遇厄运,难过是心灰意懒,是一杯苦酒、一瓶陈醋、一听酸奶、一盘鱼刺、一截烟屁股、一团乱毛线、一管挤不出来的牙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