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笼逻辑

几乎每个到过我家的人,都会有意无意地提到一个事实:我的家里没有沙发和茶几。

来客要么略带惋惜:没有沙发,看电视会不会不舒服呢?累了一天,我还是习惯懒懒地窝在沙发里。要么惊叹:少了沙发和茶几的客厅,感觉宽敞了很多呢。

每每此时,我总会想起那个有趣的心理学效应:“空鸟笼效应”,也称鸟笼逻辑。

鸟笼逻辑来源于一个故事。

甲对乙说:“如果我送你一只鸟笼,挂在你家最显眼的地方,我保证过不了多久,你就会买一只鸟回来。”乙不以为然:“养鸟多麻烦啊,我是不会去做那种傻事的。”于是,甲就去买了一只漂亮的鸟笼挂在乙的家中。

接下来,只要有人看见那只鸟笼,就会问乙:“你的鸟什么时候死的,为什么死了啊?”不管乙怎么解释,客人还是很奇怪,如果不养鸟,挂个鸟笼干什么?

最后人们开始怀疑乙的脑子是不是出了问题,乙只好去买了一只鸟放进鸟笼里,这样比无休止地向大家解释要简单得多。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受制于强大的惯性思维。比如:鸟笼必定用来养鸟,结婚必先置办新房,客厅里沙发加茶几才是标配。

这种惯性思维的益处在于:它能让我们快速地应对各种日常问题。然而,也是这种惯性,固化我们的思维,限制我们的成长。

那么我们该从何入手,突破惯性思维呢?

首先,意识到惯性思维的存在。惯性思维无处不在,它是人们在经验中积累起来的处事方法,也帮我们轻松应对了诸多问题。当然它也会限制我们的思维发散,僵化我们的认知模式。

其次,经常反思。惯性思维是一种思维习惯,它是逐渐形成的,也是可以改变的。想要改变,就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思维习惯。多问问自己,真的必须这样么?还能换其他的方式么?

最后,不断学习。人只有不断学习,尝试新鲜的事物,才能逐渐修正自己,让自己越来越完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