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151期“矛盾”主题文活动。

譬如我家里那只老旧的座钟。它静静地挂在墙上,恪尽职守地走着,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这声音是极规律的,可你若细听,便能听出其中的乾坤来。那“滴答”的两声,决然不同,一轻一重,一前一后,仿佛是光阴这只大鸟,扑扇一下翅膀,才得以往前跃进一小步。这前一后的较量,这轻与重的交替,不正是最寻常、又最玄妙的矛盾么?它便在这不变的节奏里,藏着一个流动的世界。我想,生命的真相,怕也就在这钟摆的左冲右突之间了。

人自身,便是天地间第一等矛盾的生灵。我们的心,像一口沸腾着的鼎镬,理智与情感在里面翻滚着,较量着。分明晓得某些事是泥潭,踏进去便要沾上一身的污浊,可心里头偏又生出些野草般的向往,拦也拦不住。譬如爱一个人,理智在耳边冷冰冰地告诫,数落着千百条的不合适;情感却在胸中燃着一把火,烧得人坐立不安,甘愿去做那扑火的飞蛾。这灵与肉的撕扯,这冷与热的交锋,日夜不息。我们便在这样永无宁日的内里战场上,学着与自己讲和,学着在冰与火的夹缝里,寻一个暂且安身立命的所在。这其中的苦楚与甜蜜,外人又如何得知呢?

不独个人,我们存身的这个世间,也无一处不是矛盾的疆场。你去看那乡野,一面是春草勃发,杨柳依依,生意漫得到处都是;一面又是秋风萧瑟,落叶飘零,肃杀之气转眼便来。大自然何尝有过片刻的安宁?它便是在这生生不息的创造与毁灭中,成就其壮阔与威严。再说那人造的城市,更是如此。我们一面渴望着“采菊东篱下”的悠然,一面又离不开这钢铁丛林里的便利与喧嚣。高楼大厦是文明的勋章,却也将邻里间的温情隔成了一个个孤岛。我们在这矛盾里挣扎,既造不出一个纯粹的桃源,也回不去一个原始的荒野,只好在这进退维谷中,跌跌撞撞地往前走。

这么一想,我倒觉得,矛盾或许并非一件坏东西了。它固然带来痛苦,带来彷徨,像鞋子里的一粒砂,磨得人脚底生疼。可若无这粒砂的催促,人大概是要在原地坐下,再也不愿前行了。圆满固然是好,但若真有个十全十美的境地,像一块光滑得没有一丝棱角的玉石,那生命岂不是也失掉了所有的张力与趣味?水至清则无鱼,人若一味地求个清静圆满,怕也要成了毫无生气的死水一潭了。

如此说来,我们对待矛盾的态度,或许不该是咬牙切齿地想要消灭它,那无异于痴人说梦。倒是该学学那江上的船夫,风往东吹,水往西流,他却不急不躁,只稳稳地把住舵,在这两股力的牵扯中,寻一条前进的路线。这其间需要的,是一份静气,一份耐心。要听得进头脑里理智的冷言冷语,也要疼惜心头那份滚烫的情感。要欣赏得了春日繁花,也需耐得住秋夜寂寥。这并非圆滑的妥协,而是一种更深刻的智慧,一种在动态中求平衡的本事。

夜更深了。墙上的老座钟,“当”地敲了一下,声音沉甸甸的,落在寂静里。我抬起头,月光正巧挪到窗格的正中,清辉洒了半地,像一池安静的浅水。我忽然觉着,此刻的我和这月光,也是一重矛盾。我是动的,思绪万千;它是静的,亘古如斯。可在这片刻的对照里,我竟感到一种奇异的和谐。

原来,矛盾本就是这世界的弦。绷得紧了,便有刺耳的噪音;松得过了,又是一片死寂。惟有其松紧得当,方能奏出生命的乐章来。那么,我们这些立在弦上的人,又何须惧怕那不可避免的震颤呢?不如就随着这节奏,坦然前行罢。走着走着,或许便能从这无尽的矛盾里,品出一丝淡淡的、属于人的滋味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