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第八期:焚书与修建阿房宫,嬴政抱憾而终

公元前213年,李斯想嬴政建议应当统一言论与思想一切违背国家统治理念的书籍,都应该被焚烧。面对李斯的提议,嬴政当时没有丝毫的犹豫,因为他在一次一次的打击中开始质疑自己,以前做的一些妥协都没有起作用,他现在心里想的是重新竖起法家治国的大旗,于是他召令天下将收集东方六国的书籍,进行大规模的焚烧。于是无数珍藏的典籍被付诸一炬。他所做的这件事情,没有想到它的后果,他得罪了整个天下的读书人。其实他的最初的想法就是不允许别人提出不同的意见,他想把战国以来百家争鸣风气彻底终结。焚书的出现宣告了他对东方学者彻底的死心与决裂。这时候的秦国处于一片压抑的状态,所有的不安都被隐藏。在沉默之中,严厉苛责的法家学说,成为了国家唯一的思想。让许多有不同想法的人士通通都投入了囚牢之中。这时的嬴政,可能恨天下人不能理解自己,也可能恨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别人的理解,可能在他看来错的不是自己,而是整个天下。


秦始皇嬴政对中国最大的贡献,其实就是构建了一套新的中央集权体制。他认为这套体制能够解决秦帝国所面临的所有问题,任何人对受到提示提出怀疑,都是他不能认可的,只有维护这种体制才是维护它的正统性。但是对于民心,他已经做出了努力,当他知道民心再也不能够挽回时,他才决定采用一种形象化的工程来证明帝国的伟大与不朽,于是他开始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浩大工程,修建阿房宫。


位于陕西咸阳的模仿宫遗址,传说中的奢华宫殿,今天只留下了一方的夯土,但是根据研究人员推测,阿房宫规模浩大,仅仅前殿就可以容纳1万人。根据史记记载,在民间征发70万人,修建阿房宫和山陵墓,他想营造一个令人视为极乐世界的地方,让世人敬仰的世界。来找回自己,渐渐被打击的雄心。为了彰显他作为皇帝的尊重,于是他以渭河为天上的银河,依照紫薇星的排列,修建新的宫殿,他试图将其作为天上的神殿,遗落在人间,在这神圣的城市中得到最完整的展现,但是这些只是嬴政,给自己营造了一个心中一直是渴望的梦想,他在这个梦里把自己当成了神,他想融入这个世界里。将现实的残酷打击的打击都会忘得一干二净。


但是这种做法让秦帝国充满了危机,在百姓的心中,可能嬴政只代表了两个字,暴虐。据专家统计,当时全国的人口大概2,000万,劳动力估计也就1,000万,他各种战争工程大概需要200万人,也就是说他把全国15%的劳动力全部都用在这种非生产性在工程上面。于是他就造就了全国农业的崩溃,也造就了帝国经济的全面崩溃。

公元前211年,一颗陨星坠落在秦帝国的东郡,这个在现代人看来是一个很正常的天文现象,却让嬴政陷入了巨大的恐惧之中,因为这个从天而降的陨石被人刻了几个字,始皇帝死而土地分。就像一个可怕的诅咒,嬴政也知道天下百姓对他是怎样的仇恨,此时所有的一切幻想都不能让嬴政感到安全。于是他再次寻游天下,因为他心中永远放不下自己不朽的帝国,他还想去找了一个可以改变民心的方法,但是在这个时候,他的身体已经无力的支撑他完成这个艰难的使命,公元前210年嬴政终于在第5次巡游时,病倒在沙丘的平台宫,这时候他49岁,多年的奔波劳累,让它病入膏肓,最终在一个雨夜里病死在平台宫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