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海比特训练营第二天

相对于第一天的训练,第二天的训练更有针对性,它帮助我们从众多好习惯中帅选出最值得我们关注的习惯,重点是要事优先

图片来自易仁永澄的课件

重温个人成长的6条元规范

这是易仁永澄老师综合自己的长期实践,提出6条成长元规范,在参加本次训练营之前,大家都已经初步学习过这几条规范,今天我们还要再次复习相关的知识,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要事优先,巩固这两天学习的内容。

什么是元规范?1976年,心理学家弗拉威尔提出元认知的概念,主要指反应或调解认知活动的任意方面的知识或认知活动。所以,我们可以把元认知理解为认知的认知。那么,借用元认知的这个概念,确定出元规范的定义:元规范就是规范的规范


思维导图

【再分享一下链接:http://blog.hiddenwangcc.com/archives/2768】

具体内容需要点击网页链接,耐心阅读,请在这之前,收拾下心情,放一杯水在旁边,确认手机静音。


图片来自易仁永澄的课件


图片来自易仁永澄的课件


图片来自易仁永澄的课件

这次课程训练的目的是将好习惯和目标相关联,降低多习惯并行的风险。

具体联系是这样的:

首先,在昨天所罗列的好习惯之中挑选8条最想养成的习惯,分别填入A区。

我写的是:

每天至少写500字文章;

每天花时间锻炼身体;

每天至少1小时亲子时间;

每天动手画画;

每天做时间记录及分析时间记录成果;

每天拍一张照片;

记账;

每天做一件自己不是很愿意做的事。

第二步,写出你半年后想要达到目标。

我想半年后学会手绘插画。

第三步,根据这个目标,将A区的8个习惯分别打分并填充,分数越高说明这个习惯越能帮助你实现这个目标,分数越低则反之。

第四步,写出一个核心习惯。

这条我写的是,每天做一件自己不太愿意做的事,当然这个已经被老师否了。

第五条,写出由于那个核心习惯多带动的其他习惯。

图片来自作者手绘

刚才看到老师的批文,知道自己写错了,但是也收到另外一条评论,这条评论是对养成习惯的否定式论断,不知道老师怎么看这个评论?

图片来自微博截图

我个人的看法:

我个人觉得他说得太过于绝对,思维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只是停留在思维模式阶段,而不去行动又有何意义?

还有我们每个人参加此次训练的目的不一样,但是就我看来,这是一次与自己内心的对话,也许我们最终都无法实现这些好习惯,但至少我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很多时候我们缺少这种心灵对话。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