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余额还剩一半多点,你年初立的flag还剩几个没倒?
说好要读50本书的,读完几本了?
说好减掉10斤的,买回来的跑步机是不是成晾衣架了?
说好戒炸鸡戒奶茶的,是不是却经不住诱惑,吃完满满负罪感?
Flag常立常倒,常倒常立,似乎成了很多人的生活常态,完了还不忘自嘲一句“立flag就是为了打脸的”。
其实,扪心自问,我们真的不想真正改变自己吗?
但改变的希望,总被不能自律的自己狠狠打碎。盘桓于希望与失望的无限循环中,我们除了自嘲,还有点无奈吧。
实现自己立下的flag,就这么难么?
确实,实现flag的路上,到处都是陷阱等着你掉进去。要想flag长立不倒,我们先要辨认这些陷阱,并找到克服它们的方法。
今天我要向你强烈推荐一本书,帮助你识别行动的陷阱,提升意志力,从而实现真正的“自我改变”。
在美国,很多人因为她的课和她的书,实现了个人目标,比如跑马拉松、开创事业、应对事业和家庭矛盾的压力等等。
这本书就是凯利·麦格尼格尔写的《自控力: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心理学课程》。
01、比起实现计划,我们更享受立flag时的「自我感觉良好」
常立flag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立flag时雄心壮志,执行时唉声叹气。
为什么会这样?
有人会说,因为flag立的不科学,不符合自己当下的能力。
一个英语4级勉强能过的人,却要立个“今年考专八”的flag,不是等着打脸么?
也有人会说,因为flag立太多了,目标分散,导致一个都完成不了。
他们说得都对。但我有一个更厉害的解释:
因为人的本能就喜欢「不用付出任何努力的成就感」,而能够给我们带来这种成就感的行为,就是立flag。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反驳,不用付出努力,怎么会有成就感呢?
那你就不知道了吧,立flag,就能起到这种效果。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先引入一个心理学概念,叫做「虚假希望综合征」。
这个概念的提出者是多伦多大学心理学家珍妮特·波利维和皮特·赫尔曼。
他们发现,人最容易做出改变的时刻,是在我们的低谷期,比如,回顾过去一年发现自己没什么进步和成就的时候。
这时,我们就会下决心做出改变,比如立个新年flag啥的,把对「更好的自己」的期望全写进计划里。
但是,这时就要注意了,我们马上就会陷入「虚假希望综合征」的陷阱:
做出改变的决定后,我们立刻有了放松感和控制感,我们觉得自己能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人。
这个计划越宏伟,我们的自我感觉就会越好。我们似乎已经看见自己改头换面,成为人生赢家的样子了。
有了这个解释,我终于明白自己以前“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是怎么回事了。
立flag、做出改变的决定,是一种典型的「即时满足感」——我们什么都还没做,就已经自我感觉良好。
相反,真正做出改变,却需要「延迟满足」,需要经历挑战和挫折。
当我们第一次经历挫折时,失望、无力感、自我怀疑,就会取代最初良好的感觉。这时,大多数人就会彻底放弃努力。
但是,放弃努力,意味着我们没有丝毫进步。下一次,对自己的失望会再度袭来,我们又会再次做出改变的决定,从而陷入新的「虚假希望综合征」。
而这,就是我们需要不断立flag的潜在心理。
我们总是用「改变的承诺」而不是「改变」,来改善我们的心情。
在一期《奇葩说》里,李诞说过一段话,大意是这样: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是一段压抑欲望的历史,是延时满足的过程。但今天,互联网的发展,让我们越来越追求即时满足。
比如我们玩手游,打死一个敌人有什么奖励,升级一个装备有哪些性能的提升,这些都是即刻就能得到的满足。
这让我们容易在需要耐心和意志力的任务上失去耐心,比如改变自己,比如挑战一个更困难的学习或工作任务。
这也让我们看待「虚假希望」时,认为它比「真正的改变」更有诱惑力。
但如果你已经知道了「虚假希望综合征」这回事,我相信下次再立flag时,你一定会更警惕,不会让自己仅仅停留于「自我感觉良好」,而会真正去追求更好的自己。
02、改变「进一步退两步」,都是「道德许可效应」惹的祸
如果你幸运地躲过了立flag的「虚假希望综合征」陷阱,那么先要恭喜你。
但接下来的陷阱也不少,还是不能放松警惕。
这部分,我们就说说改变路上的第二个陷阱「道德许可效应」。
这个效应,简单说是:
当你做了一件好事时,你觉得自己获得了道德许可证,这就意味着,你更可能相信自己的冲动,而冲动常常会允许你做坏事。
与这个效应相似的一个想法就是:我已经这么好了,应该得到一点奖励。
而我们心中认为的奖励,常常是满足我们欲望的东西,比如大餐、甜食、游戏、追剧、葛优躺。
《自控力》这本书里写道:
所有被我们道德化的东西都不可避免地受到“道德许可效应”的影响。
如果你去锻炼了就说自己很“好”,没去锻炼就说自己很“坏”,那么你很可能因为今天去锻炼了,明天就不去了。
如果你去处理了一个重要项目就说自己很“好”,拖延着不去处理就说自己很“坏”,那么你很可能因为早上取得了进步,下午就变懒散了。
——《自控力: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心理学课程》凯利·麦格尼格尔
如果,我们不给自己要做的事“好”和“坏”的定义,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摆脱「道德许可效应」的影响呢?
很难。因为我们的文化,总是将「进步」定义为“好”,因此,我们会认为,学习是好的,健身是好的,高效完成工作是好的。
而一旦我们做完了这些“好”的事情,接下来,就可以纵容自己一下了。这就是为什么,有时我们会将进步当成自己放松的借口。
「道德许可效应」影响下,我们会陷入「进步的悖论」:
如果你自控的唯一动力就是成为一个足够好的人,那么每当你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你就会放弃自控。
——《自控力: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心理学课程》凯利·麦格尼格尔
这就意味着,有时候,我们前进一步,会导致紧接着退后两步。
那么,该如何摆脱这个陷阱呢?
首先,《自控力》这本书给了我们答案:
从本质上看,道德许可就是一种身份危机。
我们之所以会奖励自己的良好行为,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认为,真正的自己想做坏事。从这点来看,每次自控都是一种惩罚,只有放纵自我才是奖励。
但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这样看待自己呢?想要走出“道德许可”的陷阱,我们就要知道,那个想变好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
——《自控力: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心理学课程》凯利·麦格尼格尔
所以呀,我们在计划改变时,就需要不断调整对自我的认知:「真正的自我」就是那个想变好的自己,而不是那个冲动、懒散、容易受诱惑的自己。
其次,在我们执行改变计划时,不断提醒自己真正的目标是什么,当下的诱惑会对我们实现目标产生什么威胁。这样,你会获得对抗诱惑的更强大的力量。
03、明日复明日,因为我们误以为「明天的自己更有效率」
碰到困难的题,今天先玩会儿,放到明天做吧。
这项工作还没到截止日期,先不做,明天再做。
节食?明天再说吧,今天先吃饱。
……
不管我们想成为什么样“更好的自己”,「明天再说」的想法都是我们改变自己的很大障碍。
不知有这种想法的你,想过一个问题没有:你对待明天的自己,就好像对待一个陌生人。
这个陌生人,没有拖延症,有源源不绝的能量来面对无聊、困难的任务,有惊人的自控力,面对美食毫不冲动……
不是吗?
如果你没有把明天的自己当做一个陌生人,你怎么会认为,明天的自己跟现在的自己,完全不一样呢?
如果你没有把明天的自己当做一个陌生人,你怎么会,把今天的自己不愿意做的任务,一股脑丢给明天的自己呢?
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家艾米丽·普罗宁的实验,证明了我们对未来的自己的错误想象:实验中,被试者总是给未来的自己安排更多的任务、更多的公益时间。但当未来到来时,被试根本没法完成这些任务。
我们的这种错误想象,是一种对未来自己的「理想化」,希望未来的自己可以做到现在的自己做不了的事情。
脑成像的研究也发现,大脑会把未来的自己当成别人,具体表现在,我们考虑现在自己和未来自己时,运用的是大脑中不同的区域。当我们考虑未来自己时,大脑的活动跟我们考虑别人的事情时一样。
如果任由「理想化」的想象左右自己,你就会发现,到了未来的自己其实跟今天一样怂。除非,你能意识到这一点,并真正开始让自己变得不一样。
但话说回来,如果你决定让自己真正变得不一样了,那干嘛要等到明天呢?今天就是改变的最好时机嘛。
04、制定「属于自己的目标」,发挥「我想要」的力量
制定属于自己的目标,这话听起来有点奇怪,难道还会制定属于别人的目标吗?
但还真别说,很有可能,你就定过不少属于别人的目标。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身处社会当中,总会有意无意受到别人的影响,把与别人攀比、把跟风或者把别人对自己的期待当成了自己的目标。
比如,你想学英语,是因为朋友圈里都是学英语打卡的人,你觉得不学习就会被大家甩开。
比如,你想跑马拉松,是因为周围的朋友都在跑步,觉得自己不跑跟不上潮流。
比如,你体态匀称但却想减肥,是因为这个社会的审美风格是“以瘦为美”。
我们制定各种各样得到计划,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但“更好的自己”的模样,却不是我们自己描绘的,而是听别人说的。
如果我们制定的目标,是潜移默化中被他人强加的,我们怎么会有动力实现它呢?
神经科学家研究发现,现代人拥有自控力,得益于我们的前额皮质。前额皮质又可以分成三个区域,分管“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三种力量。
“我要做”能帮你处理困难、充满压力的工作,“我不要”能帮你抵制诱惑、克制冲动。
“我想要”区域会记录你的欲望和目标,这个区域的细胞活动越剧烈,你采取行动和拒绝诱惑的能力就越强。也就是说,你的目标越坚定、越明确,你就越有可能克服困难实现它。
因此,制定「属于自己的目标」非常重要。只有这个目标是你的自发目标,你才更有动力去实现它。
以我自己为例,我以前就知道跑步对健康有好处,但我拖了很久都没有执行跑步这个计划,是因为像我这么年轻、身体没毛病的人,很难体会到不健康的痛楚,因而也很难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
但某一天,我看到了一个说法:跑步能缓解焦虑、振奋精神、提高大脑的效率。
那一刻,我找到了跑步这件事对我的真正意义,因此,我必须立刻启动这项运动计划。
从“跑步对健康有益”到“跑步对控制情绪和提升效率有益”,通过转换看问题的视角,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动机」。跑步于我,也成了「自发的目标」。
同时,我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我不用跟别人比跑程的长短,也不比跑步的速度,因为那些都不是我的目标,我的目标只是每周3次,每次30分钟的持续慢跑,刺激身体释放内啡肽,以改善心情,振奋精神,提升效率。
你只有从被别人影响的惯性中跳出来,真正想清楚你想改变的那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才算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目标」。有了它,你才能在面对「虚假希望综合征」、「道德许可效应」、「对明天的理想化」这些陷阱时,找到自己的动力和动机。
结语
总结一下我们立flag想要改变自己时,会面临的3种陷阱以及1个注意点
1、「虚假希望综合征」让我们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自我感觉良好。相反,真正做出改变,却需要「延迟满足」,经历挑战和挫折。
2、「道德许可效应」会让我们将进步当成自己放松的借口,从而导致我们进一步退两步。
3、「对明天的理想化」让我们误以为,明天的自己比今天的自己更好、更有意志力、更有效率,从而把困难推给明天。
4、改变的动力越强烈,改变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只有当你的目标,是你发自内心的愿望和想要,这个目标才能让你有强烈的动力。因此制定「属于自己的目标」至关重要。
一碗甜豆花:武大华科双学士,网易蜗牛读书领读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得者;每月读7-8本书,写7-8篇深度书评;专注文学、心理学书籍解读。一般周末更新。
也许你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