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袭莹事件后遗症来了!医学生集体发声:我可不是4+4,而是5+3+3

最近医疗圈这瓜大得离谱,简直能砸晕一群人!

中日友好医院的肖飞医生出轨事件,本以为只是个简单的桃色新闻,结果顺着藤一摸,好家伙,直接拽出了一个隐藏极深的大瓜——协和医学院备受争议的“4+4”培养模式。

如今这事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国家卫健委都坐不住了,直接启动最高层级医政调查,这阵仗,摆明了要把事儿查个底儿掉!

咱先来说说这“导火索” 董袭莹,她的求学经历堪称“神奇”,本科毕业于美国巴纳德学院,一个和医学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文理学院,然后摇身一变,通过协和“4+4”项目,短短四年就拿到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这速度,让那些苦学多年的传统医学生们惊掉了下巴!

网友们也炸开了锅,纷纷质疑:“这是开了外挂吧?普通医学生从本科到博士,一路‘5+3+3’,苦熬11年,还得规培,她倒好,四年就搞定,这合理吗?”

更离谱的是,有人扒出她入学那年,协和“4+4”的招生要求是本科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学,巴纳德学院根本不在名单里,这不是“硬闯”吗?

这一系列操作,让人不得不怀疑其中有猫腻,是不是存在“特权通道”、学术不端或者利益输送。

再看看这“4+4”模式本身,初衷是好的,借鉴美国医学院培养模式,想吸纳多学科人才,推动医学创新发展。可实际操作下来,却漏洞百出。

招收的学生专业五花八门,有学西班牙语的,有学园林的,这些和医学几乎毫无关联的专业背景,仅凭四年医学专业学习,就能成为医学博士,这步子跨得太大,扯着“蛋”了。

要知道,医学是关乎生死的严肃学科,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速成的。传统医学生们在实验室里反复钻研,在病房里日夜值守,积累经验,一步步成长。

而“4+4”模式下培养出来的部分学生,让人实在难以放心把性命交托给他们。这不,事件一出,各大协和医院的医生们都急了,纷纷晒出自己的高考分数、求学经历,“自证清白”,那满屏的无奈,看着让人心酸。

有医生调侃:“我这‘5+5+2+5’的学医路,都比不上人家‘4+4’的轻松,这找谁说理去?”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越来越多惊人的细节被曝光。董袭莹的同学咸晓梦,博士论文正文才26页,目录里还错字连篇,就这样也能顺利过审;

学弟金山木,博士论文正文仅13页,现在居然成了博士后,开始给患者治疗肿瘤了,这不是开玩笑吗?

还有更夸张的,演员蒋依依姐姐蒋德利娜,中专表演学历,通过成人高考获得空乘大专学历,竟然也能进入协和“4+4”,这简直像天方夜谭。

网友们都怒了,直呼:“这医学博士学位是批发的吗?”

在这场风波里,医生群体的反应也格外引人关注。不少医生站出来发声,诉说自己的艰辛求学路。

一位麻醉科医生无奈地表示:“别再问我是不是‘4+4’了,麻醉科又苦又累,要是有‘学阀’,才不会选这儿呢。”

确实,麻醉医生的工作远超常人想象,手术前要精心准备,术中时刻警惕突发状况,术后还得善后,一场手术下来,常常累得精疲力竭,而且值夜班时要面对全院的紧急情况,精神时刻高度紧张,猝死率也相对较高。

他们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没有捷径可走,靠的是日复一日的努力和坚守。还有那些本硕博连读,在医学道路上苦熬多年的医生们,他们的经历同样令人动容。

从本科五年打下坚实基础,到硕士三年深入研究,再到规培两年积累实践经验,最后在临床上摸爬滚打多年,才敢独当一面,这一路的艰辛,岂是  “4+4” 模式下某些轻松获取学位的人能比的?

在这风口浪尖上,大家对卫健委的调查充满期待。这次调查,不仅要查清董袭莹个人的问题,还得给“4+4”模式把把脉,看看这个培养机制到底有没有跑偏。

毕竟,这关系到无数医学生的未来,也关系到老百姓看病就医的安全和质量。要是真有违规操作、学术腐败,必须严惩不贷,还医学教育一片净土,给那些脚踏实地、努力学习的医学生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咱们广大网友也别轻信谣言,像之前传董某外公为外籍院士米耀荣,这就是假消息,咱可不能被不实信息带偏,得理性看待这件事,坐等官方调查结果。

总之,医学是神圣的,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虚假。希望这次卫健委的调查能拨乱反正,让医学教育回归正轨,让真正有能力、有医德的人成为守护生命的白衣天使。

这场风波,也给我们所有人提了个醒,公平正义,永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任何企图破坏公平的行为,都逃不过大众的眼睛和法律的制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