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Keep完成了第8次核心改造训练之后,我在Keep的累计运动时间超过了10000分钟,终于可以按照计划进行一下总结了。
Keep自带的统计功能真心不敢恭维,我自己处理了一下,大致如下:
1、Keep成长值119677分,达到的训练等级为KG.9,超过了不小于95%的Keep注册用户;最大连续训练天数37天;完成最多次数的训练是HIIT强化燃脂分段跑K4,累计完成29次;
2、2016年12月4日加入Keep,到今天是第471天,累计训练330天,训练天数占总天数的约70%;累计完成训练593次,消耗热量99520千卡,平均每个训练日完成1.797项训练,消耗300千卡热量;
3、10000分钟的运动时间中,室内徒手训练和跑步的时间比例是58:42,消耗的热量比例为1:2.37;593次训练中,跑步105次,室内徒手训练488次;最大连续训练达标周数14周(每周不小于3次运动,每次时间不小于25分钟视为达标);最大连续跑步周数54周;以上两项记录还在继续增长;
4、运动能力测试的结果由最初的67分提升到了80分,其中核心和下肢的评分提升的比较明显,上肢得分有一定提升,心肺和柔韧性一直保持在比较不错的成绩上。
2016年12月开始Keep的时候,我坚持跑步已经有1年零7个月了,由于每次在健身房办卡都很难坚持下来,所以选择占用时间更少的室内徒手训练作为替代方案,加上有坚持跑步的成功经验和自信,我以为坚持训练会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不过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顺利。
从统计数据,大家也不难看出,在10000分钟的训练中,最初期望的室内徒手训练,只占接近60%的时间,消耗的热量也只有总量的不到三分之一,但从热量消耗上,效率远低于跑步;而且在训练过程中,坚持训练的困难程度,也远高于跑步。
通过分析,我想室内徒手训练难度更高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相比跑步,室内徒手训练是一个更复杂的“系统”。跑步是一项综合性训练,一般只要关注两个要素,即距离和速度;而对于室内徒手训练,按身体能力测试就有5项内容,分别是上肢/下肢/核心/心肺/柔韧,如果按身体部位划分,可以划分的模块就更多了;因此,当有限的时间被分散的应用在多个维度的训练上时,效果就不容易体现出来,想找到成就感就更难,所以要坚持下来就更难。
其次,跑步大多数时候是耐力训练,而室内徒手是力量训练,相比力量训练,耐力训练更容易在能力阈值的边界上进行反复刺激,而达到提升能力的效果。对于力量训练,仅以俯卧撑为例,当接近力竭的时候,如果没有他人的帮助,很难完成动作,也就无法进行多次反复刺激,因此,进步也相对缓慢。
第三,跑步相比室内徒手训练更容易收到周围人的反馈;跑步之后,如果发个朋友圈,更容易收到更多的赞赏和鼓励,相比之下,室内徒手训练就更加专业一点,收到的反馈可能还不如跟孩子坚持了几天阅读或者背单词得到的反馈多;更重要的是,室内徒手训练的效果很难展示,对于我而言,如果我不打篮球,我可能很难感受到核心训练的效果,毕竟距离马甲线,可能还有十多斤脂肪要消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室内徒手训练相对于跑步,在兴趣到能力、能力到价值的转化率上存在很大的劣势,达到同样效果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需要更多的和自己的懒惰做对抗。所以,想健身最好的选择还是选一个楼下就有健身房的地方住着~
写在最后
跑步更接近“强反馈系统”,即有输入之后,马上就会有反馈的系统。在我们的生活中,游戏就是这样的强反馈系统,所以游戏比跑步更容易吸引人,更容易让人沉迷。于此同时,我们生活中更多的情况则刚好相反,是一个弱反馈系统,或者是一个随机过程,即可能要长期投入,才有可能成功,而且除了“量变质变”之外,没有什么规律可循,而且“量变质变”的规律往往还不能帮助我们有效的预测临界点。未来的路,还有很多硬仗要打,还有很多难啃的骨头要啃。
第8篇(8/1000),2018年3月20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