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书看到这样一句话“由于学生们都不愿意去上一门自己没有把握取得优秀成绩的课程,因此大家无法拓展并超越自己已经熟悉的领域。大学教育的本意是提供机会给年轻人去尝试和探索,让其发现新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内在的新的能力,但是因为学生们都不甘落后于他人,而且每个人都要保证自己多才多艺,因此大学教育的本意已经荡然无存。当波莫纳学院的一位学生告诉我,她很想有机会去深入思考自己现在所学,但又对没有时间很无奈的时候,我建议她是否考虑放弃争取全A成绩的念头,这样便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她以一种异样的眼光盯着我,似乎在责怪我试图向她灌输某种邪恶的想法。”
我就是这样做的,但是至今也没办法告诉自己答案这样是否是正确的。虽然我为我自己做了这样的选择感到开心,并且愿意为之承担后果。
当然这不能掩盖我其实从上大学之后就发现,自己并没有办法拿到很优秀的成绩——傲然众人的那种。甚至有时候也就是中下流了。因为自己实在是,不得不承认,少了某些学习天赋——比如说过目不忘,或者一些逻辑思维的理解,还有不足的努力,常常偷懒,注意力不集中等。
当然,我还给自己找了一个理由:因为大学所学的东西实在是太让我感到有意思而缺少时间去了解。更多的时候我去学习,只是希望能够凭借着老师的阅读和对一门学科的了解,帮助我建立一个框架,而内容需要我自己慢慢填充。
虽然事实上是框架建立在那里之后,随着不同交叉学科的连接和老师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这些骨架上会慢慢覆盖起一些相互链接的肌肉或者说韧带。
这样的过程很有意思。填充骨架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但是我并没有时间填充它——我一直在忙忙碌碌的追逐新的吸引我的事情,与本该做的本职学习一起,建立新的骨架,然后从不同层面,去认识我所热爱和选定的专业与生活——中医。
当然它们唯一的共同点可能只是与医学相关。
有时候还觉得会很绝望起来,因为大概知道我的目标和现行的某些事情略有冲突,而为了达成目标我必须去干一些不喜欢的事情——为了拿到我喜欢的事情,这是个最终的奖赏。
还有些时候发现因为分散的精力,很多自己看重的东西,也不得不没办法没干的那么好。说实话那时候会很对自己失望。
又有时候觉得恐慌,因为这不是和我以前接触的学习评价体系类似的事情——成绩确实不好的时候,也会觉得焦虑而无处宣泄。
大家都看这个——我知道我为什么焦虑,但是又无能为力。因为有时候人不可以单凭自己的意愿去干一些事情。
所以有时候就会觉得很无助——有时候只能凭借着自己浅薄的对中医的理解,和某些老师某些经典的一言片语作为支撑——我是可以的,我是可以成为一个很有疗效的中医生的,我不会在这长时间的两套体系并行的基础下,失去我的中医思维的。
我不会——我不会的吧?
万一会了怎么办呢?
其实我也不知道。
我真的可以吗?
我也不知道。
暗自羡慕的是那种,干什么都游刃有余的大神。当然他们付出的努力也是我难以望其项背的。
我还知道自己达不到那种地步。毕竟脑子是我自己的。不能换头,:-(。
所以不得不说这种样子的自己,从外界思维来看是不可思议的且不被支持,而且也很失败的。大概是失败的样子了。
可是对自己内心来说,这些大概是刨除掉一切外界干扰之后自己会做出的选择——也会因此同时感到欣喜着——因为接触到新的事物,因为了解自己所想了解的东西。
大概来说是一个,外界的包裹限制层与保护一同撤去,露出自己那个内核的感觉。
有时候会觉得新鲜,有时候又觉得很容易受伤害,然后会偶尔想想,思念那个盒子,严重的时候又想回去——当然会发现回不去了。
当然自己也有妥协,很多课为了保险,选择只去旁听而不参与考试。
不过也得承认这是个很危险的地步,因为如果抛弃了外界的限制,就一定要有更吸引自己的东西让自己走在正轨上——做自己认为对的,而不是放肆。
但是心下又有一个呼声再告诉我,人生并不是只有一条长线的马拉松,它不是只有一个维度。在某些方面上——落后其实并不是那么可耻,即使那是大家统一向往的事情。
嗯我也一样向往,一样挣扎。
不过人生应该是多维的,该是多彩的,没一个阶段都是新的。有时候是要讲四维的累积,有时候还是能有随时清零开始的能力为好。
大概有时候,也许失败也没什么,不随大流也没什么。大概养得活自己就好了。
突然意识到自己的选择可以无限宽广——大概是一直努力的机会。
如果没想好,就可以给自己很多很多退路。
如果想好了,就可以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又想起一些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内容。一位可爱的老师是这样解释的,虽然学生的主要矛盾和任务就是学习,但是也有一些其他的次要矛盾会影响主要矛盾比如说:医生和护士的关系之类的。
当然也不知道为什么思绪就飘到了那边。
大概是多与精的差别。
不过一直需要感谢的是陪在我身边的朋友和一直引领我支持我的师兄师姐,老师们。
你之前是怎么样过来的呢?
——我之前哪有想这么多,只是觉得,进一步就有一步的欢喜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