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里,从来不会用玩具、零食、零花钱等作为奖励,诱使豆豆做大人想让他做的事。这些东西,我们都是无条件满足的,所谓的无条件,并不是无节制,而是我愿意满足你,只因为我爱你,而不需要用某种行为来交换。
为什么?因为我相信,孩子天性向善向好,如果过多的用物质奖励孩子,会磨灭孩子内在动机,把注意力放在这些物质的奖励上,以后做什么事都会变得功利化。
用精神奖励的方法,更容易让孩子关注自己的内心,获得内在的自我价值感,帮孩子建立自我认知,感受到被尊重,长大后变得具有自我能效感、自信心和自我驱动力。
今天豆豆妈就整理出七个精神奖励的小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刻意练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多跟孩子说谢谢,比如豆豆总是不爱洗头,但是今天洗了,我就会跟他说,谢谢你宝贝,你虽然有点害怕,但最后还是鼓起勇气打湿了头发,弄出来泡泡,还闭上眼睛冲的干干净净。我相信经过这样的多次练习,孩子一定会不再害怕洗头,并且真正的感受到洗头带来的舒适感。
二、多跟孩子说请,比如,豆豆总会把玩具弄得到处都是,我会跟他说,不玩了请把玩具收到箱子里哦,前几次孩子不一定会听话照做,但每次我都会以身作则去收拾,他时而帮忙,时而去做别的了,但我相信,孩子感受到被尊重,总有一天,会承担起收拾自己玩具、做家务的责任。
三、多跟孩子说对不起,有的时候,豆豆会因为我的拒绝,而感到生气和难过,比如昨天晚上睡前,我们讲故事时间结束,要关灯睡觉了,豆豆不愿意啊,屁股一撅滚到很远,说生气了,因为妈妈不给讲故事了,我说,对不起宝宝,让你难受和生气了,我们现在到睡觉时间了,他只闹了一会情绪,就来到我身边,很快入睡了。被接纳情绪的小孩,也很容易自己调控情绪,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做什么。
四、多夸孩子具体的行为,“你真棒”、“你真厉害”、“你真是个乖宝宝”,这些笼统的夸奖多了,容易让孩子为了追求别人认可而做事,我们更应当夸孩子具体的行为细节,比如豆豆刷牙,我会夸他,宝宝你今天弄出来好多泡泡呀,宝宝你今天握牙刷的姿势更稳了,这样孩子会对刷牙这件事越来越有自信,越来越有成就感,最终爱上刷牙。而不是为了获得“你真棒”这样的认可,或者物质奖励的小贴纸才去刷牙,一旦这种奖励消失,他就没有动力了。
五、多拥抱孩子,孩子在小的时候,对妈妈的爱感受很敏感,每天多拥抱孩子,他就会知道,妈妈是爱我的,我很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促进孩子的自我认同。
六、及时的回应孩子,只要孩子主动发起跟你的互动,不论你手上在做什么,请放下手机和事情,第一时间去回应孩子,看见孩子的需求——接纳他的情绪也好,满足他的需求或维护自己的边界也好。这很重要,因为这会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需求是被尊重的,自己可以为自己发声,孩子长大后,就不会忽视自己,导致形成回避型依恋。
七、成长记录展示,我会把豆豆的作品,比如他画的画、做的手工,都存在一个文件夹里,孩子一开始的创作在大人看来都是简单的粗略的,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会做的越来越好,而这个过程,我们记录收藏起来,孩子就会觉得,妈妈很重视我,妈妈很爱我,我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都是最美好的回忆,这样会极大的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这些精神奖励给孩子带来的,不仅是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有好的“规矩”,更重要的是,它们帮助孩子形成的自我价值感、自我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自我效能感,会成为他一生幸福生活的养料,帮助他实现自我价值。
希望父母们多看几遍,多多练习,还可以加豆豆妈微信,分享你的实践成果和困惑,育儿路上不孤单,我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