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幼年时,父母太忙了,他们只能做出那个时代最好的选择,把我寄养在奶奶家,那里有姑姑和倒插门的姑父,还有他们的小我6岁的女儿。我没有过得悲惨,但是,我不自觉地习得了“讨好”...因为“讨喜”的孩子得到更少的责备更多的实惠。
幼年没有和父母一起生活就是你找不到可以去撒娇的人,受了委屈你也得不到母亲的拥抱来化解那份不安和愤愤,你觉得你就是这样孤孤单单,没有人让你依靠...这和母爱滋润后的独立看似异曲同工,实则有天壤之别,因为里面的填充物是不一样的。就像你无法说长成西瓜模样的东西都是一样味道一样甜一样。
到了我现在这个年纪能把这件事这样写,其实已经不是出于耿耿于怀了,毕竟无论哪对父母如果有办法,是绝对不会选择寄养孩子出去的。而那个年代这样的做法如此普遍,想来也不需太多辨别力吧!况且“如何做父母”这门学问到现在也没有纳入具有生育年龄的人群之必修课程,谁又能那么伟大地无师自通呢!
我其实要说说我这寄人篱下的后遗症,就是我的安全感超级差,即便父母几年后把我接回身边,我不知道我该怎么信任他们,反正怎么样也亲不起来。看起来,错过了构建亲密感的时间,就要等上很多时间和机会……我直到后来出国有了更大的物理距离才深深体会到父母的爱是那样博大宽广、体贴入微!回来后我发现我们比以前更加亲近了,但是不宜在一起久居,因为超过三天必定会有口角,不信任又像一条条毒蛇从阴暗处肆虐地钻出来,滋生很多负面情绪。另一个后遗症就是“讨好”被带到了婚姻里,我原先以为自己那是在忍让,其实忍让跟讨好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讨好尤为糟糕!忍让,也许日子久了还能造就一番理解;而讨好就只能助长无休止的傲慢和固执己见。人在世间经历的种种都是有意义的,但是如果有可能,不要为了所谓的事业地位和金钱放弃最根本要去花时间关注的,尤其是对幼年孩子的陪伴,否则作为父母你会很痛心看孩子日后的挣扎,而你又爱莫能助……黑夜,这些都会回来唤醒并咬噬你的心灵,任何负罪感和一心要去弥补都是无效。说了这些悲观但是中肯的话,没有制造更多痛苦的动机,惊醒良知--莫要去凑留守儿童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