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真是博大精深,同一个“嗯”字,一个“嗯”表示冷漠,“嗯嗯”是温柔,“嗯嗯嗯”是不耐烦。
根据某输入法大数据显示,2015年在输入热度指数最高的15个语气词中,“嗯嗯、哈哈、呵呵”包揽了前3名。其中“嗯嗯”成为2015年中国人聊天时最喜欢的语气词,其热度指数高达313.63万。
“哈哈”位列第二,热度指数为216.97万,再往后的三、四名分别为“呵呵”、“好吧”,均超过了150万。第5名“哦哦”热度指数为95.69万。同一个字,为什么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呢,这与我们的表达习惯以及使用者的感情色彩有关。
比如:wòcào卧槽=惊叹 wòcao卧槽=吓一跳 wǒcào卧槽=愤怒 wo cào卧槽=赞赏wǒcáo卧槽=疑问 wōcāo卧槽=轻蔑
有时候,我们的情绪明明很愤怒,但是不能发作,于是极力想用云淡风清的语气来说,但对于大部分如你我这般情商不高的人来说,最容易出现的情况是,别人一瞬间就能从你的话里面读出你的情绪。
小羊爸爸每次说要给我买东西,我就会“作”一下,说,哎呀,算了,好贵,不买了,反正我也不想要,原来的时候他就真的当真了,然后我就生气了,然后他就莫名其妙了,现在,他学乖了,能精确的分析出我每次说话语气里面蕴含的感情色彩了,但他有时候揣着明白装糊涂,因为对我这样一个上一秒快气炸,发誓要跟他冷战一个月,但睡一觉吃个好吃的打个电话。。。。等等,怒气马上就烟消云散,继续不要脸的跟他说话的人来说,他完全不用花时间来安抚我!有时候气的离家出走,一路上忿忿的想我要出去租个房子,彻底冷战,或者出去住宾馆,但每次一想到要花钱就肉疼,无奈的在外边坐上一两个小时,又灰溜溜的回去了,颇有一种人穷志短、英雄气短的悲愤。
其实,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面对孩子调皮、不懂事的时候,会非常生气,与孩子说话就会带上自己强烈的感情色彩。比如,孩子不停地摔东西,前两次你还能忍住,好好跟他说话,当第三次的时候,你就实在忍受不了了,说,你不要扔了,好好坐在这里玩。如果用平常的语气来说,其实是一种祈使的语气,但是当你愤怒的时候,语气会不自觉的拔高八度,语气会加重,这句话瞬间就变成了一种责备:“你,不要扔了!!!好好坐着这里玩!!!!”。
当我们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时候,有一个办法,就是把“你-信息”变成“我-信息”,上面一个例子,我们换成这样:“你乱扔东西,把玩具都破坏了,我很生气,也很难过”,这样,我们把自己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了,同时也给孩子一个明确的信息,就是“妈妈不希望你这样做,这样做是不对的”。
就如昨天我写的那个文,当父母打电话告诉你她生病的时候,我们首先把自己的真实情感描述给他们——“听到这个消息我很着急,也很难过,同时也懊恼您不听我的劝告”,这样说出来的话远比“早让你多穿点,总是不听”给对方的感觉好很多,既清晰的表达了我的情绪,也让对方能够更好的理解你。
很多时候,我们明明是憋了一肚子话,憋了一肚子情绪,但是就是死都不说,这种最常见于夫妻吵架,比如我,总是将情绪压制在自己心里,宁愿憋出内伤,但有时候我们不说出来,对方根本无法理解,所以,这种将“你-信息”转化为“我-信息”不仅适用于我们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也适用于夫妻之间、亲人之间甚至广泛的人际交往过程中,这会让我们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