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城顾名思义就是动物很多,所以组成了一个动物城;玩具城里有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玩具,所以叫玩具城。“学城”从名字上来推理是有很多的学校,那为什么我们这一片可以称之为“学城”呢?有那几部分组成的呢?在参观之前,孩子们因为每天上学、放学都会途径学校,所以他们对幼儿园以及青岛中学和实验学校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出发之前孩子们也有学多的小问号,比如:青岛中学的楼像什么?为什么尖尖的楼上有钟表?带着疑问我们出发去参观“学城”。
孩子们一路上兴奋不已,来到青岛中学门口,孩子们仔细的观察着青岛中学,“哇,青岛中学好大好想一座大城堡呀!”“青岛中学没有尖尖的屋顶。”“他们的屋顶是平平的。”“有一座尖尖的很高楼上面还有时钟呢。”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他们也通过与和我们幼儿园的对比中还发现,中学的窗户和我们幼儿园的窗户不一样,中学最上面的窗户是半圆形的。楼面的颜色也不一样,青岛中学是红色的屋顶加米黄色的露面,我们幼儿园的露面有红色、绿色、粉色和黄色。在继续观察青岛中学的过程中,孩子们还细心的发现,青岛中学的大铁门上有很多装饰显得非常华丽,弯弯的拱形围墙也非常美观。透过围墙就可以看到学校里面的操场以及哥哥姐姐在里面的活动。
参观完青岛中学在去实验学校的路上,孩子们不仅发现了校园周围美丽的秋天风景,孩子们还惊奇的发现一座特殊的建筑——下沉广场,“像一个大坑一样,是沉在地下的。”“靠下沉广场周围全是落地窗。”“对,为什么叫下沉广场呢?首先,下沉广场相比于平面广场更加安全,隔音效果也非常好,如果在这里举行活动不会影响到哥哥姐姐学习,减少噪音。因为下沉广场是下沉在底下的,所以靠下沉周围的墙会设计成落地玻璃,解决了采光、通风的问题。
继续前进会发现在中学的不远处就是实验学校,他们之间都是有马路相隔,通过两所学校建筑的相互对比之中孩子们发现了青岛中学和青岛实验学校的建筑风格是一样的都想一座大城堡,但是实验学校相比中学的楼房,实验学校矮。他们在观察对比中分出了实验学校与青岛中学外观的不同,通过观看外观也能分出这两所学校。
回到幼儿园我和孩子通过图片一起回顾了学城的发现,之所以被称为“学城”是因为我们这里的学校很多,有实验幼儿园、青岛中学和实验学校,我们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统一的整体,孩子们回顾完已有经验,在活动区中也进行了学城的创作。
在这一次参观中孩子们通过对比观察发现了三座学城的不同,了解了“学城”的发展历程及组建意义。这一次参观让他们受益匪浅。我们的学城之旅还没结束,仍在继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