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百科 | 徕卡的荣耀

20世纪初,随着光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旁轴相机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光学取景器的种类开始完善,旁轴测距装置被开发利用,并被整合到取景器中。由于旁轴取景回避了对摄影镜头的利用,相机镜头设计、尤其是广角镜头的设计可以采用实际视场角,而不是等效视场角,从而使镜头结构相对简化。

旁轴取景技术的不断成熟,也使相机的小型化逐步成为现实。

人们有一种经验,就是将伽利略望远镜反过来使用时,可以看到明亮和缩小了的景物影像,可不要小看这种经验,这种逆伽利略原理为光学取景器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资源。

伽利略望远镜原理

实际上,如果在牛顿取景器的基础上加入一片正透镜或一组等效正透镜作为目镜,便构成了逆伽利略取景器,当然,合理的逆伽利略取景器需要重新计算。由于逆伽利略取景器的体积更加小巧、且明亮,所以这种取景器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被大量使用在各种旁轴取景方式的照相机上。逆伽利略取景器是光学取景器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指导着以后光学取景器的发展方向。


20世纪第一个划时代的相机产品就是徕卡。


Leica的发展历程

相信无论您是否是摄影人,都不会对这个品牌陌生,这个响彻整个摄影界的名字,贯穿了整个135相机时代,光是一个可乐标,就代表了所有的逼格。

昂贵的价格是Leica的品牌标志,同时伴随着的更是一种精湛的制作,一种深厚底蕴的文化 —— 每一部Leica相机都是可以伴随着我们走过一生的。很多摄影师的Leica相机一用就是一辈子。

徕卡M系列相机几乎就是一个神话,半个世纪不变的脸,极其简单的功能,绝不妥协的制作,它位居谁都想颠覆,但谁也没有得逞的顶尖地位。

据说在英国,一些绅士并不拍照,身上也常挂一台徕卡,作为有身份的象征。日本是相机生产大国,却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徕卡迷。

徕卡究竟是什么?是工具?是尺度?是利器?是精神是信念?还是一种情怀?

德国电视主持人,自己也是使用徕卡相机的摄影师Agobert  Lindlau先生如此评论徕卡相机的使用者:他们都是具有特殊能力的人,可以过目不忘,见过的风景、事物、人脸都可以长久记忆,脑子里总有些画面,他们用里面的眼睛看世界。对这些人,照相机不是用来拍周围事物的记录器;而是用来展现他看见的图画。在这样的照片上,一瞬间的魔力,凝固的是“感觉的记忆”。

Julia Roberts shooting Natalie Portman with a chrome Leica M6 TTL and 50mm Summicron

电影《CLOSER》中,茱莉亚 · 罗伯茨就拿着手中的这台 Leica M6 为娜塔莉 · 波特曼拍照。

Leica 的名字是由莱茨(Leitz)和相机(camera)的前音节组成。公司的原名为恩斯特·徕茨公司。

说到 Leica,就不得不说到一位传奇人物 —— 奥斯卡·巴尔纳克(Oskar Barnack)。

奥斯卡·巴纳克(Oskar Barnack)(1879年-1936年),德国照相机设计家,生于德国布兰登堡州里诺夫镇。1911年被恩斯特·莱兹光学工厂聘请担任照相机设计师。巴纳克在1912年研究利用35毫米电影胶卷设计小型照相机。1913年成功地造成一部24×36毫米的原型莱卡相机(Ur-Leica)—35毫米照相机的鼻祖。1925年莱卡相机I型正式在德国韦茨拉尔市(Wetzlar)的恩斯特·莱兹光学工厂出产。 奥斯卡.巴尔纳克本人是最早的莱卡摄影家,1920年,韦茨拉尔市发生洪水灾难,他用原型莱卡相机拍摄了一系列韦茨拉尔洪灾的照片。

布兰登堡区里诺夫镇内有奥斯卡·巴纳克博物馆。 韦茨拉尔市有一奥斯卡·巴尔纳克街以为纪念。

Oskar Barnack

Leica 简史

20世纪初期,人们所理解的相机还都是体积巨大的机器:又笨又重的木壳机身,固定的镜头,固定的快门速度,使用8 X 13cm 的大玻璃底片,还必须配备沉重的三脚架,极不利于携带。当时对摄影师来说,拍照是一项艰苦的体力劳动,而对普通人来说,则是一件繁琐而昂贵的事情。

在德国中西部,有一座名叫“威兹勒”的小镇。十九世纪末,这片地区曾是德国光学和精密制造工业的重要基地。而世界著名的徕茨公司和徕卡相机,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徕卡相机的历史,是从1911年 奥斯卡·巴尔纳克(Oskar Barnack)成为徕茨公司研究部主任时开始的。奥斯卡·巴尔纳克(Oskar Barnack)是一位很有才华的机械工程师,也是一个狂热的摄影“发烧友”。他喜欢拉着笨重的大相机和三脚架外出拍照,更喜欢用电影机拍摄短片。那时他已沉迷于电影机,所以他熟悉拍电影使用的35毫米电影胶片。为了携带方便,他特意设计了一种使用35毫米电影胶片、可拍摄 24 X 36毫米规格底片的小型相机用来试拍,作为拍摄电影曝光时的参考。

1913年,第一部徕卡相机的原型(Ur-Leica)在韦茨拉尔市的恩斯特·莱茨光学工厂(E. Leitz Optische Werke)厂由奥斯卡·巴尔纳克(Oskar Barnack)制作。作为风景摄影使用的便携式相机,这台徕卡相机是世界上最早的使用35毫米标准电影软片的35mm相机。它把电影软片的18×24毫米画幅扩展到24×36毫米,纵横比也随之从4:3变为3:2。

Ur-Leica ("original Leica"), from 1914
Ur-Leica复制品, 1925, 1:3,5

巴纳克手工制造了两台(也有人说是三台)原型样机(有一台至今还保存在徕卡工厂的博物馆里;而巴尔纳克曾使用过的另一台曾保存在慕尼黑博物馆里,战后被拍卖了),都不是出于工作的需要,而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爱好和使用方便。但当时徕茨公司的老板厄恩斯特·徕茨对他这位部下的“癖好”相当赏识。巴纳克在1914年用“原型徕卡”拍摄的威兹勒小镇街景,至今仍清晰动人,而在当时,要让使用大画幅相机的摄影师接受这类小型相机并不容易。

“原型徕卡”拍摄的威兹勒小镇街景

徕卡经历了几次改良,在1923年巴尔纳克说服了他的老板恩斯特·莱茨二世制造31版的原型系列。在1925年的莱比锡德国展销会上,徕卡I(Leica I)一推出就立即取得成功。所用的爱尔玛 50mm f/3.5 镜头由马克思·贝雷克博士设计,其4片4组设计受到蔡司天塞镜头的影响。焦平面快门速度可在1/20秒至1/500秒之间调整,此外还设有Z档(长时间快门,Z即Zeit,德语中表示时间)。

Leica I, 1927

1930年,徕卡发布了带有39毫米螺纹可换镜头系统的徕卡I螺口版(Leica I Schraubgewinde),除了50毫米标准镜头以外,最初还有35毫米广角镜头和135毫米长焦镜头可供选择。

Leica I 拆解图

拥有能与镜头对焦系统耦合的测距仪的徕卡II(Leica II)于1932年发布,这一型号装有分离的取景器和测距器。

Leica II

徕卡III(Leica III)的出现将快门速度的下限降至1秒,而IIIa则将上限提高到1/1000秒。徕卡IIIa是巴尔纳克去世前制作的最后一个型号。直至1957年,莱茨一直在改进该型号的设计,其最终的版本IIIg包括一个有若干条画幅框线的大取景器。


Leica III
LEICA IIIa (1935-1938)
LEICA IIIf (1950-1957)
LEICA IIIf (1950-1957)
Leica IIIG

1954年,莱茨发布了徕卡M3(Leica M3),这是一个采用卡口镜头的型号。原先分离的测距器和取景器在这个型号中合而为一,在大而明亮的取景器中间有一个更加明亮的对焦用双重图像,并引入了视差补偿系统。此外,这一型号还采用了可靠的橡皮牵引焦平面快门。这一个系列也持续的在改进,最终版本为M7和MP型,在装载不同镜头时会根据镜头的不同焦距(如28、35、50、75、90和135毫米)显示不同的画幅。

LEICA M3 (1954-1967)
Leica M4-P
Leica M5 50mm f2 Summicron
Leica M6
Leica M7
Leica MP

作为行业标准,许多公司根据徕卡的测距仪设计制造了自己的相机型号,这其中包括日本雷泰斯(Leotax)、早期佳能(Canon),前苏联费德(FED)、佐尔基(Zorki),美国卡董(Kardon),法国富卡(Foca),英国雷德(Reid)的一些型号和上海牌58-II型。


Leica 的其他相机,像 Leicaflex 以及和美能达公司合作的R系列,由于是单反相机,不在本次旁轴主题的讨论范畴内,暂且不表,以后有机会再跟大家介绍。


将徕卡的单镜头反射式与旁轴机身系列结合起来的是徕卡Visoflex系统,它采用一个反射镜盒装载旁轴系统使用的镜头(有对应螺口和卡口的版本),也可以装载对应该系统的专用镜头。该系统通过一个毛玻璃屏幕——而不是相机上的测距器——完成对焦,一个将该反光镜与快门联动的系统完成软片的曝光。与相机的测距器不同,这一反射镜盒可以使长焦镜头的对焦更容易。

Leica M3 with Visoflex
Leica M9 with Visoflex

徕卡在历史上有许多项光学方面的创新,例如非球面镜片、多层镀膜镜片和稀土镜片。徕卡镜头被认为能在最大光圈下提供卓越的性能,使其适宜在自然光线条件下进行摄影。

徕卡的相机、镜头、配件和销售文献都是收藏品,有几十种徕卡的书籍和收藏指南,其中著名的包括詹姆斯·L·拉格(James L. Lager)撰写的三卷本《徕卡,一部图像描绘的历史》(Leica, an Illustrated History),早期或罕见的相机和配件在市场上有着极高的价格。


Leica 部分相机列表

早期型号

Ur-Leica:巴尔纳克的原型徕卡照相机。

Leica I:1925年正式生产。

螺口可换镜头的徕卡机身

Leica I Schraubgewinde:1930年39毫米螺旋口,可配爱尔马50毫米f/3.5、35毫米f/3.5和135毫米f/4.5镜头。

Leica II:1932年,配有可与镜头联动测距仪。

Leica III:1933年,配有低速快门,由机身前另一小纽控制。

Leica IIIa:1935年,配有1/1000s的高速快门。

Leica IIIb:1938年

Leica IIIc/IIId:1940年

Leica If/IIf/IIIf:1952年

Leica IIIg:1957年

旁轴(M)系列 

M3:1954年—1966年,于1954年德国Foto Kina展览会上首次发布,总共生产了22万台。M3是首个使用快速装镜头卡口的徕卡机身(之前III系列的机身是螺纹卡口),其取景器放大倍数为0.92,是所有M系列中最高的。但是只有50mm, 90mm, 135mm 线框。所以不适用50mm以下的广角镜。或可采用额外的取景器。所以要用广角就要买M2,或M4,M6。但用50mm镜头取景器里看起来很爽。M3采用现代的过片杆而非之前III系列的旋钮过片。

MP:1960年左右,第一代经典MP,产量不多。Alfred Eisenstaede用。他的那台还有快速过片的底盖,动作快的话可以每秒3张拍摄。那时还没有自动马达。

M2:1958年—1967年,取景器的放大倍率从M3的0.92倍下调到0.72倍,拥有了35mm框线。M2计数器没有自动复位功能,拍完一卷后要自己动手拨回去。

M1:1958年—1967年

M4:1967年

M4 MOT:1967年

M5:1971年,体积与重量最大的M相机,长相奇怪,俗称“饭盒”,第一次加入内置的测光表。

M4-2:1977年

M4-P:在M4-2的基础上取景器中增加了28mm框线。可以认为是不带测光功能的M6。

M6:1984年—1992年,在这个划时代的型号中结合了M3的外形尺寸,先进的没有运动部件的测光计(之前M5的测光表有类似一个棒子运动部件,在帘布快门前,镜头后)和取景器中的LED指示。

M6 TTL:1998年,支持TTL闪光,所增加的电子部件在顶部增加了2毫米的高度。将快门速度拨轮改为了逆时针。

M7:2002年,增加焦平面高速闪光、光圈优先拍摄和电子横走式布帘快门。有.58、.72和.85倍放大的取景器规格,其顶部与M6 TTL类似。为M系列进入电子化机身的转折点。

MP:2003年,MP代表“完美的机械相机”(Mechanical Perfection),功能上与M6类似,但其取景器的改进消除了眩光。倒片螺丝改为与M3相同。正面没有刻字,更低调一点。

M8:2006年,徕卡第一台数码化的旁轴相机,截幅机1.33放大倍率。舍弃传统的布帘横走式宁静快门,最高快门1/8000。拔除单眼常用的低通滤镜以及IR滤镜使用软件校正颜色,上市后不久发现红外线偏色问题,M8拥有者可以向总厂申请两片镜头前红外线滤镜修正。

M8.2:2008年,M8升级版。快门的释放和上弦不再是同时进行(M8),而是中间有时间差,分别在按下和释放快门钮时,所以快门更轻声,快门震动更小,最高快门1/4000。故障很少。蓝宝石免划伤LCD。

M9: 2009年,M9为首部全幅感光元件的M形数码旁轴相机(CCD全幅感光完件平方为24mmx36mm),也是全球首部无反光镜全幅数码旁轴相机。

M9-P: 2011年,M9升级版,外观低调一点,没有印型号和厂牌,蓝宝石LCD表面。(已停产)

M-Monochrome: 2012年,M9姐妹版,外观低调,只能拍黑白,价钱比M9贵,黑白画质比M9好。

M: 2012年,也成大M,或M 10。第一台具有录影功能的M系列相机。LEICA M TYP 240使用CMOS感光组件,可以透过机身屏幕时实拍摄,透过转接环可以使用R镜头群。与X2使用相同接口的数位EVF取景器。

ME: 2012年,TYP 220。是M9的基本版,没有框线拨杆。参数和M9一致,颜色为蓝黑色。

MP: 2014年。LEICA M TYP 240 的升级版。没有印型号和厂牌,蓝宝石LCD表面。

使用Leica的著名的摄影师

马克 · 吕布(Marc Riboud)

马克.吕布1923年出生于法国里昂,1952年加入马格南图片社,并得到马格南的纪实摄影大师们(尤其是布列松)的真传,此后的马克.吕布一路顺风,很快便跨入到世界顶级摄影师的行列。1959年,他当选马格南欧洲分部副总裁,之后又当选总裁。马克.吕布是与中国的关系最为密切国外大师级人物,他曾十多次来到中国,他关于中国的图片报道在国际以及中国都产生了很大反响。马克.吕布的作品是典型的马格南风格,他使用徕卡M6型相机,配以35毫米镜头。

Flower Child, 1967, Marc Riboud
Marc Riboud

“我一点也没有想过要见证世界……而只是好奇” —— Marc Riboud


阿尔伯托 • 寇达(Alberto Korda)

摄影师阿尔伯托·寇达1928年出生在古巴哈瓦那的一个工人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铁路工人。成年之后他逐渐成为一名专业的摄影师,个人天赋使得他成为那个时代最出色的商业摄影师,寇达曾坦言,他不喜欢人工照片,他更偏爱在自然状态下去获取绝佳的影像。

在1960年3月6日的一次集会上,寇达用他的徕卡M3偶然拍到了这张后来成为革命浪漫主义标志的肖像。不过,这张照片并非生来“富贵”,寇达本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古巴的杂志编辑对这幅肖像毫无兴趣,而当意大利出版商向他购买格瓦拉肖像时,寇达竟将这幅照片免费奉送了。直到1967年,格瓦拉死于玻利维亚,这张照片才在意大利被首次印刷。自此,不仅格瓦拉成为全球青年的偶像,而且一发而不可收,这张照片也成为目前世界上印刷最多、最广为人知的肖像。

Che Guevara, 1960, Alberto Korda

“这张照片展示了勇气与痛苦的混合” —— Alberto Korda


罗伯特 • 卡帕(Robert Capa)

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1913年10月22日-1954年5月25日)原名安德鲁·弗里德曼(André Friedmann),匈牙利裔美国籍摄影记者,20世纪最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之一,参与报道过5场发生于20世纪的主要战争:包括西班牙内战、中国抗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第一次中东战争以及第一次印支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卡帕跟随美国军队报道了北非及意大利的军事行动,诺曼第登陆中的奥马哈海滩战役以及巴黎的解放。

卡帕被认为是“决定性瞬间”的集大成者之一,他的作品通过凝结瞬间再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暴戾,突出表现在他的几幅名作中。1947年,他和“决定性瞬间”的倡导者布列松一同创立了著名的玛格南图片社,成为了全球第一家自由摄影师的合作组织。

他的照片被任何派别的人都奉为经典,没有人会批评他表现得够不够精致,裁切得够不够紧凑,调子够不够丰富。卡帕赋予徕卡相机另一种意义:相机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机器,它象笔一样,用它的人有多好,它就有多好”。

“战士之死”,卡帕名作,捕捉了一位共和军战士刚刚中弹、倒下的瞬间。摄于西班牙内战战场,1936年。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 —— Robert Capa


阎雷(Yann Layma)

阎雷(Yann Layma),1962年出生于法国,父母均为画家。1985年他以自由摄影师身份来到中国,从此开始了近30年的中国拍摄之旅:4本中国专题的摄影画册——《KALTEX在中国》(1987年)、《歌海木寨》(1990年)、《壮丽的中国》(1995年)、《中国》(2003年),60多个关于中国的摄影报道,60多万张关于中国的照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各种外国报纸杂志上的中国照片,大部分都是阎雷拍的。这种拍摄的力度和完整性在中国摄影家中也非常少见。”2005年,阎雷因在中法文化交流方面的突出贡献,被法国国会授予骑士勋章。

阎雷最常用的相机是徕卡——两台M6、一台R5,镜头从19mm至280mm。阎雷说“徕卡是可以让人思考的相机”。

昨天的中国


亨利 • 卡蒂埃 - 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

布列松1908年出生于一个法国贵族家庭,这也注定了他高傲而敏感细腻的性格。1932年,布列松购买了他的第一台徕卡相机,同年在纽约举办了他的首次个展,并迅速奠定他摄影大师的地位,而那时,他才24岁。他是这个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摄影家,他的作品几乎一刻不停地在全世界巡展。

他在1952年出版的《决定性瞬间》(法语:Images à la sauvette/英语:The Decisive Moment)已成为摄影艺术史上最重要的名词。他认为在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个事件,都有决定性的时刻。这个时刻来临时,环境中的元素会排列成具有意义的几何形态,从而显示这桩事件的完美面貌,摄影就是要抓住这一瞬间。

布列松的所有照片都在遵循这一标准,而帮助他达到这一标准的最重要的工具就是他那台永远相伴的徕卡相机。

Hyères, France, 1932
布列松的第一部徕卡相机
驱使布勒松走上摄影之路的作品——芒卡西的名作《坦噶尼喀湖的三个男孩》
Henri Cartier-Bresson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92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154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775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960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976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972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93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09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59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00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52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265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876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2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0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52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51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