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两个人发生感情问题的时候,常说的一句话是“你变了”,从前你是怎么怎么样对我的,如今又是另外一副样子,所以我不满意了。
这一条我也中招,但是后来想想,如果十年时间你的思维都没有变化才更可怕,十年没变化,说明十年来你的思维都没有吸收到新的价值观,还真真是只涨了年龄没长心,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很多人的心是越来越封闭,不愿意去接受新的东西,觉得维持自己的状态挺好,也不愿意改变。但其实,学习新东西是保持年轻的法宝。
在我的一个区块链写作群里,有一位退休的医生,70多岁了,不但在学习,学的还是年轻人都望而生畏的新技术,不信你问问自己,你是否听说过区块链,又是否去尝试了解过,你对区块链是否有认识?
很多人在接触到一个新东西的时候,最常见的是两种态度:一种是与我无关,另一种是“那一定是个骗子”。
或许这是规避风险的好办法——不参与,但是不经过了解就下结论,也很有可能让你错过潜在的机会。
记得微商刚出来的时候,朋友圈满屏的广告,我自己也感觉非常讨厌,特别是一些化妆品的广告,因为一些图片还让人不适,自己从来没有去想着去了解这个新兴的行业,后来,也有周围的朋友做微商做的风生水起。当然我们不一定都会参与到一个新行业,但是保持开放的心态,跟上时代的潮流,了解那些新兴的事物,对于我们思维的升级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 《格局逆袭》中,作者总结出了阻碍普通人的逆袭的六大死穴:
认为自己不是普通人的“蜜汁自信”。大多人是都觉得自己不普通。当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是个普通人的时候,那么大家都是普通人。觉得自己是个傻瓜的人,最后都做出了大事,觉得别人是傻瓜的人,大部分是普通人。
热爱各种“缓解焦虑”。很多人热衷于“学习”是源自自身的焦虑。不要相信投资自己的鬼话,投资房子更靠谱一些,毕竟房子比你靠得住很多。
热爱立竿见影,不喜欢坚持。大部分成功者目前看来都是白干一年,然后第二、三年开始收获。其实大部分人之所以做了同样的事情,也可能有同样的才华,却不能抓住机会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不愿意白干这一年。
抵触新事物。很多新事物刚出来的时候,有人总是负面蛋肉大于正面导向。这个世界上除了贫穷,确实没有什么可以很长久的事情。努力在一两年内实现“财富小自由”,来两套优质房产打个底,才是逆袭者的必由之路。
自以为懂了。
非黑即白的一元思维。相信这个世界的多样性,并学会利用这个世界的多样性,显然是一个没那么有天分或北京的人逆袭的最重要途径。
里面的这条“抵触新事物”就有很多人中招。其实,新事物的流行自然有它的道理,我们可以去关注他们,也可以思考为什么它能够流行,有什么特点,我们有什么地方可以借鉴,很多东西是可以互相借鉴的,人性是想通的。新事物能够流行一定是满足了一部分人的刚需,它身上有让你不可拒绝的理由。
找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理由,这种能力对于任何人想办成一件事情都是非常重要的。
02
阻碍你的也许是你讨厌的东西。
有一句话说得好,“我们都成了当年自己讨厌的人”,一般说这句话的人都功成名就了。
作为一个耿直girl,我记得在大学的时候,不喜欢那些在不同人面前不同形象出现,做事情特别有心计的人。觉得心思太重。以为每个人都应该像自己一样傻乎乎的忙东忙西。
那时候有些同学,基本不参与杂七杂八的事情,一心扑在学习上,虽然也担任一些职务,但并不会全力以赴,只是为了综合评测的时候班干部加分。他们最后无论是在奖学金上还是后续的求学,甚至后来的工作上,据我这个旁观者观察都还是非常顺利的,因为他们一直以来都是有计划、有策略的,而不像其他同学一样蛮干,要不然是一心学习,两耳不闻天下事,亦或者是天天东奔西跑做学生工作,这两种同学都无法拿到最高的综合测评分数。
我当时不明白,后来才发现无论在什么都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别人,你不喜欢的,只是你自己不喜欢,什么都代表不了。代表不了这个人是个受欢迎的人,更代表不了他们不是一个优秀的人。
而自己的一句不喜欢,却让自己丧失了向别人学习的机会。
所以,有时候阻碍自己的正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轻易去说自己不喜欢,更不要因为自己不喜欢就拒绝学习,要反复提醒自己,自己的认知可能是有偏差的,自己不喜欢的不一定是不正确的。
有一个方法或许可以一试:
讨厌你现在喜欢的东西,喜欢你现在讨厌的观点,然后用自己讨厌的办法去做事看看,到底自己的坚持是对的吗,还是自己讨厌的才是真相。
03
人的思维都是有惯性的。
每个人的认知决定了他个人的思维习惯或者思考方式,这就是我们经常脑子中出现的“应该如何如何”。
昨天饭桌说,一位同事打趣一个新婚小姑娘,结婚后是不是比以前累了,是不是得给老公洗脚?
大家都哈哈大笑。
你看,这就是他的个人认知,虽然活在21世纪,脑子还净是大清时候的旧传统。
就像新东方俞敏洪虽然是一个“成功”人士,还是从事教育的老师,居然还是认为“现在中国是因为女性堕落导致整个国家堕落”,说明男女平等的路道阻且长。
虽然道歉了,但是这也反映出在他的潜意识中或者思维习惯中,他本真的认识。
其实,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应该如何如何”。所有的事情都不能想当然,所以,我们才需要不断学习。这当然不是一句空话。
有人总以为那些爱读书的人就是“书呆子”,你看,这也是一种认知,对于不同的人,当然有不用的观点。对于我来说,喜欢阅读的人就比不喜欢阅读的人多了了解其他人思维的渠道。
当我们不断学习,了解到更多人的思考方式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聚众家之所长,让自己的判断更加理性,而不再是“一根筋”,这个世界不是一元世界,“一根筷子插到底”式的人物市场是非常小的。
成长,从摒弃自己的思维习惯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