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纯属虚构,希望不会给看客造成误会。
我出生在梁地一个很安静的村落,父母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民。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眼看我已到芨笄之年,上门说亲的媒人都快踏破我们家的门槛了。可我一点也不想出嫁,我觉得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很快乐,可我从未说过我的想法,因为我还有一个妹妹,如果我一直在家做老姑娘,会影响我们家的风评,妹妹也许就嫁不到好人家。
我的妹妹机灵活泼,古灵精怪,充满活力,满脑子稀奇古怪的点子。妹妹比我小2岁,与我有9分相似,姐妹俩不仔细看简直能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本来,我们家只是普通平民,并非大富大贵,但也不至于家徒四壁,过着小富即安的日子。我和妹妹织布,卖布,帮着父母操持家用。父母也并非要我一定嫁给富贵人家,只要过得去就可以。直到我们的邻居搬走后,父母的想法悄悄地变了。
邻居家的姐姐是我小时候的玩伴,我们一向关系很好。她出嫁了,据说她去镇上卖布的时候被一位外村士族看上了,于是三书六聘,八抬大轿地娶回去了。我们村很难得看到这么壮观的嫁娶仪式,都特别兴奋。没多久,邻居就举家迁走了,据说士族有房产和田地,他们居家迁去帮忙料理这些农田瓦舍了。
说实话,我的长相,在我们村无人能出其右。于是我的父母开始产生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念头,他们常常会念叨,“我们家的囡囡(也就是我)什么时候也能嫁到达官贵人家就好了哟……”我听一听,也没当回事。
后来,我们隔壁新搬进来了一家,据说是从山东曲阜搬过来的。邻居男主人叫尾生,是个热情好客的年轻人。我的妹妹对这个邻居很感兴趣,常常回来滔滔不绝地谈论他,弄得我都觉得不好意思了,姑娘家家的,随意讨论一个男子真不害臊。
有一天,妹妹随父母去隔壁村庄办事了,我一人呆在家里。我平时是个比较害羞的人,不喜出门,性格也很温顺。眼看快到正午了,父母和妹妹还没有回来,我就准备午饭了。菜做到一半发现家里没有醋了,我心里焦急,去买已经来不及了。急中生智,我决定去邻居尾生家里借。踏进邻居家,觉得他家里东西很少,却井然有序,果然是个讲究的好男儿。我跟尾生说明来意,尾生犹豫了一下,让我稍等。过了好一会儿,只见他拎着一坛醋出来了,说可以借给我。我噗嗤一笑,我只需要一点就行,不需要一坛子啦。心里想:果然是个呆子。尾生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笑,没事,我帮你搬就行。于是他借了一坛子醋给我。
后来,我听我那个大嘴巴的妹妹说:“姐,隔壁的书呆子问刘大爷借了一坛子醋,你说奇怪不奇怪?”我不语,等她接着说,妹妹像倒豆子似的接着讲“姐,你不是说我们家那一坛子醋是问隔壁书呆子借的吗?他明明没有,为何不直说,为何要这么麻烦问刘大爷家借呢,还这么实诚地借了一坛子,你说这人愣不愣?莫不是,他看上我姐啦,不好意思拒绝,也是,我姐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我要是个男人,也不好意思拒绝呀。”说完便自顾自地哈哈笑起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从此,那一坛子醋便成了我心尖尖上的味道。
后来,我常常在院落里听见他的读书声。有一次我卖布回来,经过尾生家门口,尾生说有东西给我。我一愣,不知道该如何作答。他忙解释,我们做邻居那么久了,还没得空去拜访,先准备了小小薄礼,望姑娘不要拒绝。我看他挺有诚意的,也不好推诿。果然有心,备了四份礼,我家人每人一份,我把他给我的礼物藏好。要走时,他突然叫住我“姑娘,你好像我奶奶说的仙女呢。”我嘴角微撇,不做声。他又标志性地挠挠头“我还从未见过像姑娘这么好看的人。”我低头,脸一红,急急忙忙跑回家。
回去之后我把礼物分给了家人,家人很高兴,表示新来的邻居很热情友好。我趁大家没注意的时候,打开了我的那份礼物。是一把小小的桃木梳,我又想起他憨憨地笑,宝贝似的把梳子揣怀里。
后来我去还醋,只还了一碟子。我跟他说,“尾生,我想先还你一碟子,后面再来还,如果你不介意,我可以还一辈子。”尾生一时没听明白,愣在那儿好一阵,然后,他支支吾吾地,狂喜地说“姑娘,你是说……” 我脸一红“我什么都没说”。
后来,尾生托媒人来我家提亲了,我可高兴了。我一直跟父母说尾生多么多么好,街坊邻居也对尾生印象极好。奈何,尾生是个穷书生,身无长物。我父母一直想让我嫁给大户人家,像以前的邻居一样,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父母背着我偷偷收了李公子家的聘礼,想把我许配给我从未见过面的男子。
我一向温顺,可当我知道我不能嫁给尾生时,我还是选择了反抗。我假装顺从,悄悄地约了尾生要私奔,一起去尾生的曲阜老家。尾生刚开始很犹豫,后来还是同意了,约在两天之后的晚上,为了避人耳目,特地选了在韩城边的一座木桥下会面。
那两天,我度日如年,坐立不安,房门都没有迈出过一步。眼看快到晚上会面的时间了,我精心打扮,准备好细软,来到门口才发现,房门被锁死了。原来我父母这两天怕我逃婚,早早防备了。我心下焦急,大声喊叫,然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不知过了多久,我听到了外面的雨声,倾盆大雨瞬间打湿了周边的空气,也打湿了我的心。没多久,我听到了脚步声,妹妹在门外悄悄地喊我,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我跟妹妹说了我和尾生的事情,妹妹很为难,就在我求她的时候,由于急火攻心竟然晕了过去……
等我醒来时,雨已经很小了。母亲坐在我床头。我忙问妹妹去哪里了。母亲叹了一口气,你妹妹不知去哪里疯玩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我心里着急,一时不知道怎么办。雨终于停了。我到韩城桥边,只见桥已经淹了,不见了尾生。我大喊,可是无人应答。我疯狂地找了两天两夜,毫无结果。
后来,妹妹回来了。她告诉我,尾生淹死了。妹妹说,她到韩城桥边的时候看到尾生抱着桥柱子,不肯离去。雨声太大,尾生听不到她的喊叫,最终体力不支,被水冲走了,妹妹在下游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尾生。哀莫大于心死。我终于答应嫁给李公子。
十年后的一天,我作为李夫人去一家庙里上香,遇到了一个眉清目秀的和尚,我仔细一瞧,瞬间流下泪来,这不是尾生吗?尾生并没有很惊讶,淡淡地回应着我,并没有多说什么。
回去之后,我给妹妹写信,想问她关于当年尾生的事情。后来我得知,妹妹当时去见尾生的时候尾生还没有被水冲走,当时光线暗淡,妹妹又在桥上,距离太远,就被误认为是我,于是将错就错,她拒绝了尾生,跟他说自己会嫁给富人家,让他忘了自己。尾生心里难以接受,一时之间不肯离去,后来水太大了,尾生才被冲走。但是尾生并没有死,而是被下游的某个猎户救起,从此,心念俱灰,选择与青灯古佛为伴。
这么多年我已嫁作人妇,也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冲动任性。也许妹妹当时的所作所为是父母指使的,并非她的本意,但真相到底是怎样似乎没那么重要了。我知道,往后余生我都还不清尾生的那一坛醋了,我放不下又能怎样,我们终究是错过了。
又过了几年,我把尾生的故事添油加醋地讲给了我的儿女们听,我把尾生描述成一个用生命守护爱情,守护诺言的男子。从此“尾生抱柱”的故事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