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火与海:致F老师》

                作者(郭金华)

      人的一生中,总有些身影难以磨灭。有人予你生活之助,有人则点燃你生命与灵魂的觉醒。F老师于我,便是后者。

        十余年前,在我们这座五线小城,“国际认证躯体动力分析师”、“国际认证舞动疗愈师”的头衔近乎珍稀。初识源于一个偶然的夜晚:好友Y姐泪流满面地找我,说她上高中的儿子再次离家出走,认定儿子“有病”,央我推荐心理咨询师。我辗转寻得F老师的电话,当夜便陪Y姐登门。

        约在晚九点,她刚下课。F老师比想象中年轻:黑框眼镜后,是深邃而慈爱的眼眸;微胖的身躯,却透着舞者般的轻盈灵动。我在门外静候两小时。当Y姐递上备好的千元咨询费,她轻轻推回:“这不算正式咨询,主角不在。聊下来,孩子没问题,是你们的关系错位了。调整好就行。” 那一刻,我对她肃然起敬。利益喧嚣的年代,如此格局,实属罕见。


        或许是被她的人格磁场所吸引,或许是我内心亟待解开的死结在呼唤,我报名了她的年度成长小组课程。踏上寻找自我的路,才知觉醒之路漫长且布满荆棘。她偶尔在课后单独留我“开小灶”,对我而言,这温柔又残酷的挖掘,常是“雪上加霜”。我以言辞筑墙,本能地自我防御,却在她时而春风化雨、时而锐利如刀的提问下,溃不成军。记忆深处尘封的冰山轰然崩塌。一次,我死死咬住自己的手背,试图压制翻涌的情绪。她拉开我的手,指着教室:“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 于是,我失声痛哭,砸碎了眼前不少东西。她只是静静看着。直到我力竭,她走上前,像母亲一样将我拥入怀中。就这样,她一寸寸将我拉出黑暗。

        那间曾回荡着我崩溃哭喊和碎裂声的教室,仿佛也因她的存在而改变了质地。在我最支离破碎的时刻,她并非试图扑灭我的风暴,而是像一支在劲风中依然稳定燃烧的烛火。微弱,却异常坚韧;不刺眼,却能穿透最浓重的黑暗,精准地映照出我内心那些连自己都不敢触碰的角落。她的目光、她的静默、她敞开怀抱的等待,都散发着这种烛火般的光——不是灼热的太阳,要求你瞬间明亮;而是温煦、恒常的暖意,允许你在自己的阴影里停留,同时又清晰地告诉你:光,就在这里,触手可及。正是在这烛火的映照下,我才得以看清那些深埋的痛苦形状,并最终有勇气去触碰、去瓦解、去拥抱它们。


        她说,我是她的特例。职业准则本不该与学员为友,课程结束后,她常会淡出学员的朋友圈。而我,或许是其中“存活”最久的一个。在她的引领下,我飞速成长。她坦言自己擅长授课,书面表达却是短板。当北京舞蹈学院邀她为教材提供舞动课程资料时,无论她在北京或上海授课至多晚,总会拨通我的电话。我马上会打开电脑,倾听、记录、梳理、归纳,将她的口述转化为严谨的文字。在我们共同组织的课程活动中,我负责拍照、协调、服务,默契有时更甚她的助理。某个深夜,电话里,一个突兀的问题突然冲口而出:“如果你听到我的死讯,会怎样?” 电话那端沉默片刻,传来她清晰的声音:“我会奔跑到你的墓前,抱着墓碑大哭。”电话那头,隐约传来机场广播的嗡鸣。


        人生如旅行,同行者如列车上的过客。有人邻座倾谈,几站后便挥手作别;有人隔座相望,不曾深交却伴你驶向终点。F老师与我,终因轨迹不同而渐行渐远——她如候鸟般飞向全国各地的课堂,沉醉于她的世界;我则如磐石,固守内心回归后的那片宁静。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步履不停。

      四年前,疫情期间,她不便外出授课,在盘的日子,又给我们创造了相聚的机会。她信息忽至:“见一面吧!”夕阳下的咖啡馆,温暖且宁静。四目相对,十年的时光沉淀,磨平了彼此的棱角。我们像老友般闲谈,她即使不再用犀利话语刺探我的盔甲,我的眼泪偶尔还会控制不住地落下来。那段时间,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前的时光。只要时间允许,我仍是她课堂里最懂她的“编外”助教,她尤其钟爱我课后剪辑的视频:“每个瞬间,都抓住了我想要的光影与灵魂。”

        临近元旦的一天,寒风刺骨。微信上,我鬼使神差地向她敲出:“我想逃跑!”
“逃去哪?” 她秒回。
“去海边?”
“走!”


        两个如风般随性的中年女子,驾车两小时,奔赴冬日的大海。攀上并不高峻的礁石,我们并排躺下,任呼啸的海风掠过耳际,傻傻地“沐浴”着毫无暖意的阳光。拾到晶莹的冰块或奇特的贝壳,我们便如孩童般欢呼雀跃;呵着白气,撩拨冰冷的海水,嬉笑打闹。对着阳光投射在地上的影子,我们摆出各种怪诞姿势,用镜头定格这份天寒地冻中的快乐。那一刻,她不再是导师,仿佛只是我儿时一个纯粹的玩伴。


        “我看到那个从院子里逃跑出来的小女孩了!” 她望着自由开心的我,想起我曾倾诉的被锁住的童年。“逃跑”,从此成了我灵魂自我纾解的密钥。
        她说,她很享受“用生命影响着生命”的时刻,一个个暗淡的生命重新获得鲜活。
        那一天,也成了我记忆库中珍藏的瑰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