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赏读晨写(151)

        今天恢复与小朋友一起赏读古诗词。

        这些古诗词选自《古诗词背诵80首》。希望友友们能一如既往地支持。

        今天赏读的是《题西林壁》。


古诗词赏读68: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作者: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人。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记承天寺夜游》等。


创作背景:   

        苏轼于公元1084年(神宗元丰七年)五月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小朋友动态:

        周五,一周的集中学习结束了。

        离开玉渊潭中心,天阴得厉害,没走上几步,大雨就下了起来,雨大的几乎看不清路。还好,有我的美女同事开车送我,路上没有被雨淋到。

        由于下雨,同事直接把我送到了家门口。我刚下车,屋里的狗狗小泰迪就“汪汪汪”地叫了起来,她耳朵的辨别力真叫好,隔着那么远就知道是不是自己家的人回来了。

        像我这种没特别情况,每天按时回家的人,一周没有回家,回来后自然受到了热烈欢迎。

        打开家门,狗狗第一个冲了过来,扑到我的腿上,站起来用前爪拍打着我。小朋友紧随其后,直接把狗狗从我身上薅下来,她扑到了我的怀里。

        “宝贝,松手,姥爷换完衣服,洗完手再抱你”,我赶紧往后躲。

        在后面,两只龟也“吧嗒,吧嗒”爬过来赶热闹。

        “老爸回来了,还挺早。”女儿挺着个大肚子,不甘示弱,也过来问候。

        夫人和亲家母,坐在沙发上唠嗑,已给我沏好了茶。

        暑假期间,亲家放假,亲家母是来准备接小朋友去她们那里住一段时间的。

        由于近期疫情复发的原因,我做了亲家母的工作,小朋友这个时间段到外地感觉不合适,亲家母也表示理解,同时也感觉特别遗憾。

        时间过得就是那么快,转眼周日亲家母要回去了。我抱着追着奶奶不让走,哭得梨花带雨的小朋友,和奶奶挥手道别。

        奶奶也抹着眼睛,泪眼婆娑,恋恋不舍的坐上了车,与小朋友不舍道别。

        疫情已常态化,做好疫情的防护,同心同德,贵在坚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战胜疫情,从我做起。战胜疫情,靠你靠我靠大家。   


手机摄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