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后终于有了两天休假时间,本为回老家办理迁移户口事宜,手续办理快捷顺利,几分钟就搞定了。一次难得的全家一起自驾外出的机会,大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放飞心情,我们决定就近绕道去旅游景点游玩一番。选择去宏村还是婺源意见有了分岐,除了我他们都去过宏村,宏村是儿子上学期间曾经的写生基地,在那里住了半个多月时间,提起宏村儿子依然眉飞色舞,陶醉其中,:“那里风景好美啊,妈,你要去看了肯定会非常喜欢!”为了让老妈也去感受他曾经印象中的最美村落,儿子坚持要去宏村。
一路秋雨绵厚,而内心充盈的是融融的温情。大概两个小时的行程到达了目的地,无论是故地重游,还是初临仙境,宏村超越了我对所有古镇村落的想象,古朴宁静,典雅大方。粉墙碧瓦层楼叠院,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宛若一幅水墨山水画。
进入景区,集齐10人以上便有导游免费讲解,我们边观赏边听导游解说,真是处处是景,步步入画。首先沿南湖湖堤行走,沿岸一圈都是支起画架写生的学子们,宏村是各大院校美术写生基地,一年四季都有学生在此地写生作画。一股浓浓的文艺氛围啊!
南湖也是著名的景点之一。湖成大弓形,正中间有一座秀美的栱形小石桥,称为“画桥”,正象一支待弦而发的弓箭。时值初秋,湖面荷叶已近枯萎,每见残荷都会想起林黛玉的那句:“我最不喜李商隐的句子,但有一句我却喜欢‘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要将这残荷拨去……”残荷又何尝不是一道风景?南湖湖面倒影浮光,水天一色,远峰近宅,跌落湖中,加之树荫水深和日光的相互作用,明暗协调,动静相宜,相映成趣。
走进村中,在古朴悠长的小巷中穿行,见各户皆有水道相连,汩汩清泉从各户潺潺流过。导游说这水流是引自山中泉水自流而下的,水质清洌,可供消防和各户用水,"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泉"。据说当年是规定每天8点之前居民可取此水饮用,之后才能洗涤,源头活水,长流不息。
在铺着青石板的深街幽巷里漫步,仿佛在追赶历史的足音,跟着导游寻找这美丽村庄往日的辉煌。
宏村的兴盛与衰落都和徽商及徽文化的兴衰密切相关。明清时徽商的崛起为宏村的辉煌提供了有力的经济基础。宏村是汪氏家族的一个村庄,绵延至今已有900余年。汪氏族人在外经商或做官发达后回乡建造私邸,以显示家族的气派光宗耀祖。 宏村的建筑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园林,也有书院和祠堂等,极具徽派建筑特色。每个民居楼舍都注重雕饰。各种木雕、砖雕和石雕细腻精美,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导游带领我们参观了不同等级的几个私宅,其中有一户名曰承志堂,是大盐商汪定贵的住宅。它是村中最大的建筑群,占地约2100平方米,内部有房屋60余间,主人、管家、佣人及丫鬟的住处都有各自特点。正厅和后厅均为三间回廊式建筑,两侧是家塾厅和鱼塘厅,后院是一座花园。院落内还设有供吸食鸦片烟的“吞云轩”和供打麻将的“排山阁”等。正厅一般也有好几层,楼下是老人居住,楼上便是公子卧室或小姐的闺房,抬头看到的雕花轩窗内便是戏文里唱到的小姐的绣楼了。古时大家闺秀小姐们一般都是深居绣楼,她们往往会从轩窗偷窥正厅内人来客往,以选中如意郎君。宏村比较典型的建筑群还有南湖书院、德义堂、松鹤堂、汪氏宗祠等。
宏村的建筑最具特色的是雕刻。 走进宏村,我们无时无地不感受到砖雕、木雕、石雕艺术的魅力,几乎在每一座古民居里,都可看到各种雕刻造形,这些雕刻与门楼、民檐、屋顶、牌坊等建筑进行巧妙的综合运用。雕刻的内容包含民间传说、戏文故事、飞禽走兽、名胜风光、民情风俗、琴棋书画、渔樵耕读以及雀落鹤起、瑞兽呈祥等,情节生动、形象逼真、构图饱满、线条流畅。每幅雕刻里都寓意深刻,或喜庆吉祥,或五福临门、或喜鹊登梅、或鲤鱼跳龙门等,代表着村民们美好的祈愿。
在村子中央有一方最大景观——月沼,又称“月塘”。导游介绍月沼建于明永乐年间,当时宏村出了个汪思齐,他发现村中有一泓天然泉水,冬夏泉涌不息,便多次聘请风水先生并族内高辈能人,引水绕村屋及其牛肠水圳九曲十弯,又把水引入村中心天然井泉处建月沼池塘, 经汪氏后裔汪升平等人投资继续凿圳、挖掘成半月形池塘,这就是月塘,月塘常年碧绿,塘面水平如镜,塘沼四周青石铺展,粉墙青瓦整齐有序排列,月塘周围建筑与蓝天白云倒映水中,形成梦幻景观。用手机或相机拍下就是一幅绝美的水墨画。“画里宏村”这“月沼”应该便是点睛的一笔吧!听导游介绍说,月沼在古代是徽商妇女们聚集的乐土,她们在岸边浆洗,在水边倾诉,一同思念远方的亲人,一同叹息似水年华,在无奈的镜花水月中寄托相思。时至今日,月沼的美仍然令人沉醉。每天村民们都会相聚在这里聊天洗菜、浣纱洗帕,空中炊烟氤氲,水面微风柔波,欣赏着这样的场景,你会感觉一切喧嚣和烦躁都被洗净,只有恬静与平和。宏村美景也吸引了很多影视剧到此取景,《卧虎藏龙》里章子怡和周润发的蜻蜓点水绝招便是在这月沼拍摄的。
位于宏村月沼北畔的正中,是村中唯一现存的明代建筑——汪氏宗祠。 中国自古的规矩是女人不许进祠堂,但汪氏宗祠乐叙堂的中央除了悬挂三位先祖,还有一妇人的画像 ,让人不禁心生好奇。这位巾帼丈夫正是使宏村繁荣的当家人——胡重娘。当年汪氏家族男士一般都外出经商,家里由汪氏胡重娘打理,汪氏知书达理、有头脑、有远见、治家有方,对汪氏家族的贡献功不可没,将其画像挂入汪氏宗祠正厅右侧,肯定了汪氏在汪家的重要地位!
道不尽宏村建筑雕栏画栋,粉黛碧瓦马头墙;描不完画中乡村青山掩映,绿水成趣,更有参天古树、百年牡丹,堪称神奇,它们带着历史见证的古意,带着深厚的民间艺术色彩,给观赏者以美的熏陶和启迪。
半日游览,在画中徜徉,可谓是惊鸿一瞥,虽意犹未尽,因为时间关系,也只得走出画卷,返程归途。再见!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