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沉没成本」谈起

今天从「沉没成本」的概念,来整理自己的商业思维。

什么是「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又称沉落成本、沉入成本、旁置成本,是管理会计中的一个术语,主要用于项目的投资决策,与其对应的成本概念是新增成本。 沉没成本是决策非相关成本,在项目决策时无需考虑。相对的,新增成本是决策相关成本,在项目决策时必须考虑。

沉没成本是指已发生或承诺、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如因失误造成的不可收回的投资。沉没成本是一种历史成本,对现有决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不会影响当前行为或未来决策。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投资决策时理性的决策者应排除沉没成本的干扰。

也就是说,人们在决定是否做一件事的时候,不仅仅要看未来,还会考虑到自己是不是在过去在这件事情上有投入。这是一种非常顽固的非理性的心理。

生活中,处处都有「沉没成本」起作用的地方。

比如:我们每个人都要去买东西,去消费,都要经历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这个过程,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可是,老板就是不愿意减价,怎么办呢?

掉头就走吗?可能老板依然如故。

怎么办呢?

如果,你觉得你已经花费了很多的时间,你不愿意浪费掉,那这个成本,就是沉没成本。

如果,你觉得花的时间多了。这就是沉没成本,那你就买单了。

反过来,如果你更明白沉没成本,当你花了不少的时间试穿之后,或许,店员觉得在你的身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实际上也就是沉没成本,因此给你更多的最大的优惠,你买单了。

这也就是利用了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一种固有的行为,或是偏见。

反思自己,指导行为,看别人的思维误区,都可以用到沉没成本的概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