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另一种获取光的方式,这种方式不需要灯泡甚至现有的发电装置。它的原理是使用含有使萤火虫发光的化学物质来完成,如“荧光素酶”和“荧光素”等化学物质,使植物发出低强度的光。毫无疑问,这是一种使用纳米生物或发光化学物质让生物发光的技术。
当前他们研究的发光植物照明时间还不够长,无法取代传统光源,无法达到可以取代传统照明的地步。然而,我们有理由保持乐观。理由是,当该项目于 2015 年开始时,研究人员只能让植物点亮 45 分钟,而到 2017 年,他们能够让菠菜、羽衣甘蓝和西洋菜植物发光4 小时。参与该项研究的Michael Strano 说:“我们的愿景是制造一种可以用作台灯的植物——一种无需插入电源的灯。灯最终由植物本身的能量代谢提供动力”。
于此同时,另一组研究人员一直在开发一种不使用纳米生物或发光化学物质而使生物发光的技术。该组研究人员于 2020 年 2 月发表了他们的发现。他们在某些蘑菇品种中发现了自然发生的生物发光技术。他们能够从蘑菇中分离 DNA 序列并将其转移到许多植物中,与麻省理工学院的生物发光不同的是,这些转基因生物发光植物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都保持发光。科学家们甚至找到了使植物长得比初始数量亮十倍的方法。他们还在继续将 DNA 转移到更多类型的植物中,并改变光的颜色、亮度等等,使其合适各种照明需求。
这种技术无疑是转基因或基因编辑技术。它相对第一种化学合成技术,似乎更加环保。但是,如果不存在基因技术的泛滥,如果植物生物发光技术继续进步,以至于能满足各种照明,无疑是我们的莫大福音。它可以让我们可以节约很多能源,有研究显示,当前的照明方式,对环境不利,能源消耗也大,约占全球能源消耗的 20%左右。大家说,这是不是人类科技的一大进步呢?好了,本期分享,就到这里,欢迎关注,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