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文学江湖聚义令集序》
二〇一八,岁在戊戌,谷雨初既,会于湖北省博物馆,寻中华文化之渊源,悟文明流传之永继。群英汇至,新故雅聚。
此地集荆楚文化之大成,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及郧县人头骨化石是其四大镇馆之宝。吾辈观之,赞叹不已!
此聚因在下所发“文学江湖聚义令”,接令者九人,聚义之日共十人,吾与诸君笑曰:“十全十美,幸甚至哉。”
“缘来与君江湖行吟”乃聚义口令,无论新友故交,相会时须一人呼“缘来与君”一人应“江湖行吟”,呼应之间,新友初遇叹相见恨晚,故交重逢遂开颜畅谈。
是日辰时,乌云盖顶,大雨滂沱,然不觉扫兴,各路接令者皆赴聚义胜地。及至隅中,云散雨霁,气朗风清。趁此天意,同游胜地。
午后,列坐共饮,席间行酒令,有奇言妙语,论文精义,共畅叙友情。虽无丝竹管弦助兴,但有才子佳人觥筹觞咏,亦足以表此“文学江湖聚义令”之幽情。
缘逢雅聚,此乐何极!江湖再见,后会有期!
《第二届文学江湖聚义令集序》
戊戌年九月初五日,清风徐徐,杨柳依依。各路接令者集会于汉阳江滩,呼之缘来与君,应之江湖行吟。纵素未谋面,亦有缘相逢。
第二届文江令始发于阳历九月二十八日,乃至圣先师孔夫子之诞辰。在下不才,虽无先生之风,却慕圣贤之道。故定此吉日,与诸君共勉。
聚义之际,吾辈行吟江畔,共赏万里晴川,俯仰云水漫漫,闲看往来楚帆。登铁门关,旌旗飘扬;游诗碑廊,情幽意韵。遥望黄鹤,若梦回盛唐与太白共饮;迩聆天籁,如山间伯牙为子期抚琴。
诗书画三合一,尽显文友默契。默琦挥毫泼墨,骏马将成之时,杰雄吟出一绝,诗曰:“清风江畔荟群英,共赏晴川诗酒吟。千里良驹天下骋,雄飞壮踏正如君。”逸尘笔走龙蛇落款盖印。文化风采自有魅力,现场观众驻足不去。
午后,列坐举杯,开怀畅饮。作介绍,行酒令,过三巡,换话题。席间,才子高歌,佳人低唱。若一见倾心,遂终成眷属,莫忘在下成人之美之寸功。
酒罢,同行阔步长江大桥,顿生指点江山之豪气,激扬文字之雄风。
行至红楼,夜幕降临,微雨不扫兴,及时添诗意。离别赠言,合影留念。
江湖再见,后会有期!
《第三届文学江湖聚义令集序》
二〇一九,岁在己亥,谷雨初既,会于龟山脚下、月湖之滨、古琴台处。结文学江湖之缘,慕高山流水之义。
第三届文江令始发于上巳节,乃千百年前兰亭雅集、曲水流觞之日,定此吉日,意在寻大英雄之本色,继真名士之风流。
是日辰时,微风阵雨,文学江湖,平添诗意。各路接令者自东湖、南湖、武湖、后湖、汤逊湖、东西湖、黄家湖赴聚义胜地。
及至隅中,雨过天晴,清风拂襟,起而行吟。此日此时此情此景,一如首届文江令。历一春秋轮回,迎今日之圆满。
行至未时,坐而论道。对酒当歌,漫谈红楼,解金陵十二钗之风情,探究人物命运之离奇。品评风云人物,自先秦至明清。泼墨山水题名:缘来与君江湖行吟。
伯牙抚琴,听者知音。江湖聚义,应者同行。
知音桥上,笑谈古今。清风湖畔,飞花行令。
畅谈席间,酒到微醺。江湖再见,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