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牢粮食安全 端好中国饭碗

近日,《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读本》在全国发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并强调“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粮食安全直接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任重而道远。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发挥好带头作用,扛起粮食安全重任,守好粮食安全底线,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守好“一方水土”当好粮食安全“田管家”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保护18亿亩耕地红线,仍是粮食安全中的首要问题。要不断强化耕地保护思维,熟悉各种法律法规和相关条例,树立大粮食安全观,坚决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同时,要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将耕地保护政策送到“百姓家”,扫平耕地政策“盲区”。要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对土地违法行为“零容忍”,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坚决守护“18亿亩”耕地的安全红线。

发挥“一技之长”当好粮食安全“主力军”科技进步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耕地有限,技术进步无限,我们不但要向土地要粮,还要向科技要粮。要在科技创新上主动作为,做好科技“特派员”,把新技术、新工具、新平台送到田地,帮助农民解决各类技术问题。要聚力引入一批耐得住寂寞、受得住诱惑的高科技人才深入基层服务,为田间地头注入科技活水。要强化农田改造学习,多向专家学者请教、多去田间地头走一走、看一看,科学精准施策,为粮食生产提质增效。

笃实“一干到底”当好粮食安全“挥锄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农业工作既是科学性工作,更是经验性的工作。要有将汗水抛撒在田地上的热情与担当,争做百姓“粮心人”,深入开展调研工作,建立起粮食生产台账,对百姓田了然于胸;多在田间地头挥动锄头,自觉与农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挖出百姓的“症结”,不仅要把“锄头”挥得高,更要“挖”的准。要多做做百姓的“板凳”,关心百姓心声,了解群众需求、化解群众顾虑,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回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