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simple,越是beautiful的东西,往往都是对的。”
你觉得站在人类智慧巅峰的人,都是怎样的?
他们古板?教条?无聊?只陷于苦学?不懂人情?不懂娱乐?
可惜,我们的想象力都是贫瘠的。
当我们陷于消费的快感和声光电的刺激时,激励大师们前行的,竟然是美!
精英与普通的区别,是他们更相信世界本来就是美丽的,而值得被自己去发现。
与其每天看身边人吵吵闹闹,不如静下心,看看同一个世界中,那些值得钦佩的人在想什么?
许晨阳。
36岁,数学家。
普林斯顿的博士,北大终身教授,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获得2017年未来大奖。
他研究的“代数双有理几何学”全世界只有几十个顶尖专家能懂,但却是基础数学的核心分支。简言之,就是你我都不懂,但非常有价值、非常重要。
他在解决三维、四维、五维、六维……一直上去随便多少维空间的问题。
感觉好牛逼好厉害的人物,而且很年轻。
但他的爱好是音乐和电影。高中的时候热爱摇滚,甚至搞过行为艺术。
看吧,与你我一样。
只是不同的是,人家还看《纽约时报》和黑格尔。还熟悉文学和绘画。
拔尖的人物其实差不多都是如此,也是从小按照天性生长,但他们的天性中,会有本能地追求深层次的东西。
现在是头衔一大堆,但他也曾失落彷徨,有一段时间没有任何突破,在世界各地“辗转流浪”,后来回归北大可以都不出校门。
在沉思、孤独、无聊中,还能再静下来,再寻找方法。
绝对不是仅仅因为坚强,是因为他能感受到“美”!
他把做数学形容成像读小说和看电影一样,能沉浸于自己的世界,隔离外界许多令人心烦意乱的事情,而且这份沉浸,比读小说看电影更持久,因而工作的性质本身就很美。
数学的探索,本质上来说,是发现世界本然的规律,类似一种艺术,“一种结构很美的东西”。
当时间和经验累积,他就慢慢懂得了世界的规律“越是simple,越是beautiful的东西,往往都是对的。”
要成为某一领域的精英,必定有天赋过人,但不仅仅是天赋和其领域的成就,看待世界的方式方法都是值得学习。
许晨阳的故事,特别经典。
最近还读了其他许多艺术、科学家的故事,几乎所有人,到最后都不约而同地谈到“美”这个词。对于我一开始是相当惊奇,本来,会以为他们热爱钻研,喜欢较真,或者使命感爆棚,但坚持下来的动力竟然因为是感动于世界之美,感动于自己能参与发现世界之美。
不是什么民族精神、大义凛然,不是什么从小的信仰和不懈的坚持,当然这些因素也会有。但真正促使他们成功,促使他们不断进步的。是他们享受自己的工作,享受领悟深层次东西的美。
眼界所到之处,投入身心,感天地大美,成一家之言。
与你与我,又有几分能看到世界真正的简洁与美丽?
不求在这个世界成为精英,只求在属于自己的孤独生命里,多看几分真正美丽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