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17日,是一年一度的河口镇生态年货节的开幕式。到了河口镇,清晨的阳光温柔地抚摸着刚睡醒的小镇,一清早赶集的人们从四里八乡向集市上赶去。有买的、有卖的,一把青菜,一筐萝卜,一捆香葱,一吊腊肉,一袋核桃,一筐土豆,半袋黄豆,寒冷抵不过人们的热情,赶集成了农民办年货的主要途径,也是农村年味的集中体现。河口镇的逢集赶场古来有之,阳历的逢二逢五的日子,都是民间约定的逢集日,非常的热闹。

河口镇的集市多出售农民自产的农贸商品,有干豆角和干黄花,干木耳干香菇,甚至还有卖的河口特产野猪腊肉。河口的苹果很大,有的装在苹果箱里,有的装在保鲜袋中,在阳光的照射下,放射出璀璨的红光。代表喜庆的大红公鸡在尿素口袋里仅露出鸡头,望着来来往往的顾客,似乎在说“我真的好划算,快把我带回家嘛。”


集市上人头攒动,尽管天气有些寒冷,但丝毫不影响村民来此置办年货的热情。在各类摊位前选购年货的顾客,或是与亲朋挚友结伴而至,或是仨一群、俩一伙集中购买需要的物品。此起彼伏的兜售吆喝,琳琅满目的各式货品,络绎不绝的采购人群……形成了一幅热闹非凡的画面。

卖对联的摊位门可罗雀,人都到哪里去了?原来县书法协会义务写对联,把人全都吸引到了这里,书法大师们在这里笔舞龙蛇肆意挥毫,他们根据乡民们的爱好确定春联内容,写出的春联笔法苍劲,龙飞凤舞,让人赏心悦目。拿到春联的乡民,满面红光,淳朴的笑容里,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 今天要了几幅春联,再买几个大红灯笼回去,把家里布置一下,营造点过年的气氛。”一位正在挑选灯笼的农民说,“现在的农村人经济宽裕了,在过年的时候除了采购各种各样的食物以外,还要贴对联、门神,悬挂灯笼,把房子布置得漂漂亮亮,这样心里也舒坦。”

集市上也有农村电商的盒装农副商品出售,品牌有“凤蜜妹妹”“石鸭仔”等。在这儿,你只需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支付,还可以享受优惠并抽奖,河口镇的农村电商已经有了规模,这儿优质的蜂蜜、花椒、木耳通过电商卖到了全国各地。因为注重品质,销量颇好。政府大力扶持电商,电商解决了农民的增产不增收的难题,地道的山货网上行走四方,紧跟了时下蓬勃发展的网购潮流,拉近了顾客和生产者的距离,使顾客和农民都得到了实惠。


农贸市场里还有农民的手工艺品出售呢,剪纸绝活让人叫绝,有栩栩如生的大公鸡,有西游记里的人物等。一名中年妇女,手拿一叠红纸,只见她剪刀翻飞,剪法娴熟,让人惊叹。


在一个柜台前,摆满了金银花枝条编的小篮小筐,虽装不了多少东西,但绝对是一个精美的工艺品。城里人买上一两个放在家里,古色古香,颇有田园情趣呢。另一边的柜台上,摆满了手工制作的花样鞋垫,还有各式童鞋,有老虎型的,小猪型的,颇有农村特色。

集贸市场的内侧,搭了一个简易的舞台,文艺演出正在上演,形式多样,有秦腔演唱,有现代歌舞,有民乐独奏,有民族舞蹈,他们的舞姿轻盈,歌声高亢,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观看。

杀年猪是凤县的古老的习俗,在河口镇年货节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街道的下方空场上,盘了两个大大的灶台,两个大铁锅冒着热气,旁边还有一个大型的木缸,木缸前就是肉架子,挂着条条猪肉,人们在这儿现杀年猪。在城市里很难见到的黑毛土猪,就在这儿现杀,一斤猪肉26元钱,竟卖得飞快。猪杀后刮毛,挂在架子上吹气,直把猪身吹的圆鼓鼓的,屠夫刚将挂在架子上的猪头割下,便被一妇女买走,去得迟的人还买不到呢!


卖小吃的也不少呢,有的支起大锅,现炸油糕和麻花,油糕非常便宜,五角钱一个,我两块钱买了四个,吃起来非常香甜,还有卖擀面皮的,卖荞麦凉粉的,只要你逛饿了,各种小吃定让你一饱口福。

补鞋的鞋摊也有乡村特色,鞋摊边放着一个小火炉子,非常的温暖,补鞋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大爷,他笑呵呵的,收费低廉,补鞋的还有不少人呢。我的鞋底磨得有些偏,也来凑热闹,他给我补鞋底,用的是废弃的架子车的轮胎,非常的结实,他给我剪了一长条轮胎,粘到我的鞋底上,又根据我鞋底磨损程度,用削刀削平,一双鞋修补好,也仅仅收了五元钱,真让我不好意思。

河口的年货节,给人们购置年货提供了方便,也架起了城镇和乡村的桥梁,乡民在这里自由出售自产的农副产品,城镇里的人和村民可以买到地道的山货,不少县城的人也来此采购了。河口镇的年货节,等于是春节的一个热身,拉开了过年的序幕,看着集市上丰盛的年货,望着忙碌采购的人流,听着集市上卖货的吆喝声,不觉让人感受到年味越来越浓了,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