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35岁职业危机?

       23岁开启职业生涯,一转眼十年已经过去,迈入33岁“高龄”。距离35岁危机只有两年,距离四十不惑只有7年。虽然内心仍有火花,脾胃依然健好,奈何齿牙稀松,老板们画的饼属实是吃不太动了。是时候总结总结过去,考虑下一段职业和人生的规划了。

      回顾过去的10,已经初步完成求生存的目标,在相应领域也已经有一定积累,短期不会有太大压力。下一个10年要考虑长期职业生涯的问题,40多岁以后还能干点啥呢?想来想去,对自己来说,无非这四条路:职业经理人,创业,写作,投资

      继续在职业经理人的道路发展是最稳妥的,有稳定的收入,能够给家庭一个安心的保障。但考虑到40岁之后可能随时冒出来“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想法,为了避免那个时候的窘迫处境,还是好好考虑下准备后面几条路。

      选项一,创业。找准一个赛道,用自己的积累的经验和能力,倾注精力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公司。

      选项二,写作。把自己这些年的思考和实践,用文字写下来。在40岁之前整理出版一本书,也算是一项投资。

      选项三。投资。用积累的资金做投资,获得资本回报。

      这个职业发展规划,相当于一个“Y”型结构。基座那一竖是事业,左边枝丫是写作,右边枝丫是投资。

      事业是基础,不管是做职业经理人还是创业,都必须要扎根于商业实践。在现实商业世界里,职业/创业的道路会让你碰到很多的问题,这是思考的源泉,这些思考都是有价值的,用文字记录下来,就可以成为非常好的创作素材。也只有跟现实深度碰撞过的,带着体温的思考,才能更打动人。另外,写作也是一把利器,可以加速职业/创业能力的成长。由于大脑的特殊构造,我们是很难反思自己的。如果把自己的想法用文字写出来,它就被抽离了,就能被反复被审视,反思就产生了,认知迭代和成长也就顺其自然的发生了。这是有复利效应的事,应该坚定做。

      发展事业不仅是写作的基础,也是投资的基础。事业带来的收入回报是投资本金的重要来源。在事业中打磨出来的商业认知,也是投资知识最生动的教材。有了本金和投资智慧,就可以开启投资生涯了,这个开始越早越好(提醒: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也是有复利效应的事。

      为什么选写作?因为这是一个时代红利,随着AI智能技术的发展,普通人都能轻松完成写作,写作会变成一个投入产出比极高的事。解构一下写作这个事,它的核心在于:思考+文字输出。目前语音输入、AI工具已经成熟,原来写作需要花非常多的时间去码字,然后把文字打磨得非常漂亮。但是AI工具出来以后,这些文字创作,都变得非常的简单,不再是有门槛的事。而真正有门槛的是认知,是你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洞察,还有现实中的那个场景体感、情绪、意义,这些是AI没有办法创造出来的。所以写作现在变得非常的简单,只要你有自己的独到想法,独到的见解和实践经历,就可以用比如语音输入,AI智能辅助写作,能很轻松就把这些想法记下来,成为有价值的内容。

      为什么选投资?因为投资相当于在一个平行空间创造另一个“自己”去帮你赚钱。这个平行空间的“自己”就是你的认知和资金。你只需用自己的商业智慧去选好投资对象,然后把钱放在那里,静候时间的回报就可以了。无须动用你的真身,就能让钱生钱,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模式吗?


      Y型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路核心是复利效应。把事业(职业/创业)中收获的经验认知投入到写作中,利用文字产生复利效应(迭代认知,出版赚钱)。拿收入报酬进行投资,利用资金产生复利效应(股本,股利)。

    规划好啦,开始行动吧!加油!希望7年后能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四十不惑!

      未来所有的文章内容只聚焦创业,写作和投资这一件事情。

      欢迎交流喜欢创业、写作和投资的同路人一起交流,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