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之幸

现在能想到的职业出路有两条:一条是赶在35岁之前,抓住一切机会考公考编,最好是黄州区的,下面县里也可以考虑;另一条是赶在35岁之前,考个中学教师资格证,初步决定是物理学科的,然后在黄州找个民办学校当一名老师,算是传承了父母的衣钵。

是的,以现在的社会职业需求来讲,35岁是个坎。想要脱离建筑学和设计院的这条专业路线,换个适合自己的职业也必须要赶在这个期限之前了。至于为什么工作了五年,而且取得了一级注册建筑和工程师职称之后才想到要转行,可能改天有心情了再慢慢叙述。当然直接原因还是离不开前两个月在武汉的糟糕入职体验,让我认清楚了自己确实不适合这种工作模式,职业需求与我的个人优势并不匹配,不过是互相折磨罢了。

至于为什么出生在山东的我要将自己的求职范围局限在千里之外的三线小城市黄州,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我从来都是更喜欢生活在小城市一些的,更确切一点说应该是江浙一带。受母亲的影响,从小就憧憬江南水乡,烟雨朦胧之地。苏杭或许已经发展的过于现代化了,扬州可能更为合适。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想想就令人陶醉。

但是人的想法和计划总可能在转瞬之间就发生改变,在研究生毕业之前都坚定不移的抱着逃离北上广深这种大城市的想法的我,在毕业之后却去了经济发展的前沿——深圳。一半是因为爱情,女友去广州读研;另一半也是为了印证自己一直以来对大城市的“偏见”,至少几年之后回到小地方之后能够心安理得的说:看吧,我果然还是不喜欢大城市。

都说工作五年是个坎,深圳终归不是久居之地,时间到了,也该离开了。至于要去到哪里,首先想到的还是江浙一带的江南地区。但是事与愿违,富庶之地自然也是人人都想去的,经济不景气,竞争也越发激烈,在这个时期选择辞职和调换工作不得不说是一件冒险的事情。但是离深的时间节点是我刚来时就定好了的,五年之期已到,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烟雨江南大概是遥不可及了,而女友的老家黄州似乎可以成为一种“平替”。毕竟我最欣赏的诗人苏东坡,曾在这里的故垒西边看过大江东去,也曾持竹仗踏芒鞋走过一蓑烟雨。女友也先顺利的找到了在这里的工作,我自然也想紧跟其后,并且开始憧憬起未来的美好了。

生活总会把你该经历的一切都分毫不差的赠与你,也许是之前的人生都太过顺利了,这次“迁徙”可谓是一路坎坷。先是与一次很有希望的入职机会失之交臂,而后经历了近半年的空档期。渐渐的,本来清晰的职业规划变得模糊;在城市的选择上,也在黄州和武汉之间徘徊不定了。在辞职的时候也确实下定决心要逃离设计院,但是求职的压力让自己还是给几个设计院递交了简历。

终于在元旦之后的一天,接到了一个武汉央企设计院的电话,并且看似非常顺利的在过完年后的某一天入职了。本以为已经步入正轨,可以开始考虑剩下的人生大事了。但是很不幸的,不合适的东西终归是不合适,无论他看起来多么的顺理成章。现在,我甚至还有些庆幸,因为这次经历并没有浪费我太多时间,并且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未来的选择;也更加庆幸的,让我感受到了父母能给予我的支持与宽容。这么看来,这次看似狼狈的经历反而也变成财富了。

所以现在也只能朝着自己设定的目标去努力了,很喜欢的一句话,“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2025-04-2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5月12日,我们一行人到李老师所在的广播之友合唱团观摩他们的排练,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一路上,我和92机械的潘泓在最...
    wqgbupt阅读 2,405评论 0 1
  • 目前,几乎很少有人会写日志了,大部分都是表达一些日前牢骚,不过与我而言,每年,都有一次更新,讲的大概是一年中印象最...
    V夙沙湮灭阅读 4,166评论 0 3
  • 7月15日 晴 广州——江门,70km ​一 夏天,太阳很升起来了。 我调了早上七点的闹钟,闹钟还没响,我就起来了...
    平平无奇阿豪君阅读 5,222评论 2 10
  • 何姓人四处流徙,在迭宕起伏、变幻莫测的形势下,谋求生存发展之道。皇天不负有心人,历朝历代的何姓先贤创造了不...
    涛声依旧_6e9d阅读 4,057评论 0 1
  • 昨晚我在高粱河输给一辆光义86,他用驴蹄漂移过弯,他的车很快 ,我只看见他有个耶律家的断箭,如果知道他是谁的话,麻...
    历史阅读 7,895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