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败局》读书笔记

看《大败局》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看小说,不得不佩服吴老师的文笔;

在《大败局》里,虽然都是创业失败的案例,但在我看来,他们失败的仅仅是项目,他们这些人当中至今也有活的好好的,或二次创业成功的。

这些人放到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很牛的人了,他们有被人陷害的原因,有贪婪的原因,有战略上的失误,有管理方面的原因…

虽然原因有很多,但我通读下来只记住了两个原因:业务太多、扩张太快。

这是我看完1、2后的关键词。

书中很多案例中都会涉及这两点。

企业赚钱了,就想着不停的扩张、快速的扩张,想要一口气吞并整个行业。

当他们做到了行业第一,就会开始想着做其他领域,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他们也正因此而失败。倒不是因为扩张失败,而是因为扩张过程中的节奏。

比如,史玉柱的例子,刚开始买汉卡,赚了很多钱,然后他一边建立巨人大厦,一边将业务扩张到保健品领域,一口气推出几十个品种;他像是军事指挥官一样,设计了“三大战役”,一心想要快速将保健品行业吃下,忽略了很多问题。

比如巨人大厦像个无底洞一样,每天都要投入很多钱,到后来只能拆东墙补西墙;还有就是招聘了大量的营销人去做保健品推销,他有非常大的野心。

当时的保健品大约有300亿的市场,那个时候还是1994年,想想看对于当时的货币而言,300亿绝对是天文数字了。

史玉柱就是看中这个东西,声势浩大的对保健品行业发起总攻,他的这次行动直接和间接动员的人数在几十万人,想想就可怕。

当时的营销主要是靠广告,报纸和电视台,史玉柱一口气全包了,报纸、电视、墙体,哪里能看到产品的就到哪里去打广告。

后来失败了,和哇哈哈打了一场官司,被赔偿了200万,还向社会公开道歉,要知道,当时的巨人可是很有影响力的。

发动总攻进军保健品而扩张的“军队”看到巨人道歉的新闻,认为巨人不行了,在走下坡路,于是私底下开始私吞集团的利益,几十万几百万的每天都有的事情。

加上快速扩张导致内部管理机制紊乱,旁边还有一个巨人大厦在不停地吞噬金钱,1995年开始就不行了。后面慢慢的就垮掉了。

其实像巨人的话,问题挺多,一个是史玉柱的扩张太快,也太大了,一开干就搞那么大,如果干得好的话倒还好说,要是干得不好,铁定不好收场的。这也证明他当时对自己的能力非常自信,认为即使自己没接触过保健品的行业,但只要广告宣传到位,其他的根本不是问题。

他能这么想也是对的,毕竟在当时他是靠着广告起家的,深知在那个年代,广告的重要性。还有一点可以看出来,在他赚到了第一个100万的时候,就决定要将这100万全部投入到广告中去,他是对的,后来的回报是几十倍。

所以,可以看得出,创业要稳打稳扎,做大了也不能飘。

这让我想到了淘宝宣布进入房地产领域开始买房子,声称三年不赚钱。还让我想到了今日头条高调宣布进入教育行业。

似乎都有那么一些影子,但和当初的史玉的声势比起来却稍微逊色一些,起码还不敢动不动就弄个几十万人来做。

我发现这些企业家总有一个通病,或者说是人的通病,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陈秋月 《大败局》作为中国商业界影响最大的二十本图书之一,当之无愧。本书不然成功,大谈失败,从改革开放之初十年...
    秋月930阅读 4,177评论 0 0
  • 最近几天,读了吴晓波的《大败局1》,这本书讲述了很多知名企业的失败案例,并给予了理性分析,让我也学到了很多。 一、...
    伊格纳西奥阅读 6,671评论 2 4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12,187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3,585评论 0 11
  • 可爱进取,孤独成精。努力飞翔,天堂翱翔。战争美好,孤独进取。胆大飞翔,成就辉煌。努力进取,遥望,和谐家园。可爱游走...
    赵原野阅读 7,713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