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红砖蓝瓦的老屋,大门紧闭,铁锁上锈,院内几棵光秃秃的老树,作者鼻子一酸,依稀想到当年父母健在时,自己在灶下烧火,双亲在灶前忙活,如今只剩自己形单影只归来,再也听不到“天寒加衣”的叮咛。
作者有感而发,写了一首诗,情感真挚,也让无数漂泊在外的游子感同身受,点赞并跟帖,摘原诗如下:
残门锈锁久不开,灰砖小径覆干苔;
无名枯草侵老院,一股辛酸入喉来;
忽忆当年高堂影,谁回灶头烧锅台;
恍觉如今只行影,怎堪梦里诉情怀;
别乡近甲皆不识,邻里故人两疑猜;
门后空留教子棍,难寻慈父唤小乖。
亦有很多网友在评论区写诗应和,摘选一首:
红砖砌墙灰瓦盖,黄土铺院两树栽;
杂草凌乱遍地黄,萧瑟冷清涌满怀;
离别时日已久远,欢欣笑语飞天外;
别母辞父走他乡,夜思日想梦回来;
囊中羞涩志也落,唯有沧桑布满腮;
久唤双亲无人应,心中哭泣声已塞;
形吊影枯孑然身,独立寒门久徘徊。
诗也许平仄押韵不那么工整,却是用真情写下的,读来每一句都很打动人。
父母在尚有来处,父母去只剩归途。残败的老屋还立在那里,却再无家的温暖。年少的回忆还在那里,却永远成了回不去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