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九,到了 | 那些年爸妈逛过的街,如今我还在逛

前 言 | INTRODUCTION

小时候,能跟着爸妈逛一趟上下九,那一定是个大日子,总是要采购一大堆东西回去。如今,在时代的冲击下,有人说上下九已经沦为中低档商圈,但不可否认,它仍是广州的一张名片,这里每天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是否也有你的身影?

上九路,下九路,转个弯卜响道

听妈妈讲,上下九刚开街的时候,人碰人,生意旺,不少年轻父母太高兴,只顾着购物,忘记看小孩,因此得了一个花名,叫“迷童街”。

▲1995年9月30日,上下九步行街开通

在我小时候,还不会用Google或百度地图指路,爸妈会带着我坐公交车去上下九。那时的541路,和现在线路一样,从东风路走到北京路再到上下九,要绕特别大的弯。

我妈会专门去妇女儿童商店买冬天用的润肤露,说放心。而新大新和永安百货是卖高档货的地方,我们只有过新年才会去买些年货来送人。要是有特别高兴的日子,还常常会一家人去拍平安大戏院看一场电影。小时候要是能来一次上下九,对我来说就是过年一样的日子。

一街尝尽西关味道

旧时,上下九一带就有“百步之内必有小食”的说法。许多风味独特的街头小食,一直流传至今。

银记肠粉店,最地道的西关小吃,记得小时候每次去上下九都要去吃上一碗,甜甜的酱油、滑滑的肠粉,总使我回味无穷。

陈添记鱼皮坐落在上下九一条不起眼的小巷里,店面虽然简陋,人气却很旺。凉拌魚皮脆脆的,配上姜丝、花生,伴着香油吃真是美味。在配上一碗艇仔粥,一顿饭相当充实。

陶陶居酒家是百年老字号,羊城的金字招牌。传说,陶陶居还与康有为颇有些渊源。当初,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时,常去一间茶室喝茶,便为那个茶室题写了“陶陶居”这一牌匾。不仅如此,鲁迅、巴金、陈残云、刘海粟等名人都曾到该陶陶居饮过茶,可谓是见证百年风流。

莲香楼,素有“莲蓉第一家”之称。近百年来,莲香楼虽几经风雨,历尽沧桑,人事沉浮,而生意始终兴旺。老一辈的"莲香"职工自豪地说:“莲香开业至今,百多年来从未亏本”。

印象最深刻的,还有鸡公榄,小时候,只要听到滴答滴,滴答滴的声音,就知道鸡公榄来了“鸡啦鸡啦鸡公榄,好有味,有辣有唔辣”鸡公榄入口清甜爽脆,回味无穷,我们喜欢将它称之为“卜卜榄”。

古风与现代结合的别样韵味

现如今逛上下九,流连于拥挤热闹的服装店,耳边时不时传来各种“大减价,大促销““百年老字号”这样喧闹的声音,却又能在不经意的抬头间看到骑楼的雕花,在街头巷尾间撞见承载历史沧桑的西关大屋。上下九直到现在还这么吸引人,我想正是这种古风与现代相结合的韵味。

▲在上下九,打折与促销这样的字眼随处可见

▲老字号的店铺隐于闹市中,依然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光顾

从人头攒动的步行街拐个弯,突然撞见富有西关风情的骑楼,总是会想起之前老城区还没拆时的,我的童年时光。

每隔一段距离,都会有一个富有年代感铜像,几十年如一日,见证着上下九的热闹与繁盛。

在上下九做了三年保安的陈叔,说起对上下九最大的印象,“就像一台钟,时时刻刻在走,很少有停下来的时间。”确实,作为广州城的一张名片,上下九永远都是热闹繁华的,有老字号的底蕴,也有新商圈的活力。即使逛累了喧闹的步行街,拐进街两旁的阡陌小巷,又能感受到不一样的历史沉淀。老城区拆了又建,住户换了一拨又一拨,但上下九的繁盛,却一直延续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01这个周六,大伙都有节目,当然,我与室友也不例外,我们部分室友相约去广州上下九步行街,整个过程很愉快! 02广州...
    Fivemooncake话梅阅读 219评论 0 0
  • 环境最具体的说法是场所……人所体验的环境是充满意义的。 ——诺伯舒兹① 色彩缤纷的广场,形形式...
    大地倚在河畔阅读 702评论 1 3
  • 微信,真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发明。 像当初发现了电一样,改变了世界。 别的不说,单说我的朋友丽丽,就有说不完...
    东方地秀阅读 219评论 0 3
  • 昨天周五,上班一直9点才回到住的小屋。累的不行,想看个电影或者电视剧放松一下,最近一直想看古装剧,可找来找去都没...
    孤雁234阅读 256评论 1 0
  • 我是一粒尘埃 一粒不起眼的尘埃 我不知道 我生于何时 又将死于何处 终于有一天 我来到她的身旁 她看不见我 我却暗...
    无为居士阅读 46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