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庄公一商量,齐国现在这么强大,要是因为公子纠几个,就把齐国得罪了,那可就不好了,于是就接受了齐国的要求,杀掉了公子纠,然后把管夷吾押送到齐国。
这头管夷吾回到齐国后,才知道是鲍叔牙暗中安排鲁庄公不杀他,但是鲍叔牙的条件确是让管夷吾辅佐齐桓公。
管夷吾一听就不乐意了,说我怎么能辅佐我的敌人呢?
鲍叔牙就说了,你不是要拯救天下百姓吗,如果你现在就闭门不出,还说什么拯救,你自己好好想想。然后又到齐桓公那里,说让管夷吾当丞相。
齐桓公一听也炸毛了,这家伙当初射了老子一箭,老子还没找他算账呢,还想当丞相?没门,我看丞相要当也是你当。
鲍叔牙不愧是营销天才,就说你看啊,当年你和管夷吾有点小摩擦,现在你让他当丞相,而且你再用很高的待遇对他,那么天下人一看你这么宽宏大量,不就都来投奔你了吗?何愁大事不成呢?
这头说完后,又回去对管夷吾说,齐桓公很器重你,你想想人家的心胸多大,你跟他干还能吃亏?于是就在鲍叔牙的撮合下,齐桓公和管夷吾就这样愉快合作了,齐桓公一问管夷吾有什么治国良策,管夷吾一口气说了一堆,比如工匠精神,团结互助,发展生产力和商业等,齐桓公这才发现管夷吾绝对货真价实。
再加上管夷吾年龄比较大,就称呼管夷吾为仲父,就跟干爹一样,从此管夷吾就有了一个名字,管仲。
那头的鲁庄公一听齐桓公重用管仲和管仲推荐的几个人才,齐国现在还蒸蒸日上,当时就坐不住了,心说这迟早是个威胁,并且想洗刷下上次失败的耻辱,于是就又派人向齐国宣战,管仲一听,说咱们时机不成熟,不用管他们。
但是齐桓公毕竟刚刚继位,也想通过一场战争树立自己的名声,就没有听管仲的建议,直接让人去攻打鲁国。
鲁国这头一看齐军来了,就希望找个合适的人选去应战,这时候有人推荐了一个人,叫曹刿 gui ,说这个人可以,于是鲁庄公就召见了曹刿。
鲁庄公见了曹刿就问,你说这么多文臣武将,为什么他们推荐你呢?
曹刿回答说因为这些人缺乏生活经验,像我这样的底层群众才更加了解战争。
鲁庄公接着问那你有什么良策呢?曹刿说咱们得看看情况再说,于是就这样上了战场。
齐国那头上次大胜后,士气大振,就连鲍叔牙都有点掉以轻心,双方就在长勺这个地方遇到了,齐国这头先擂鼓,于是士兵发起了冲锋,鲁国这头也想擂鼓,但是被曹刿制止了,齐军一看鲁国这头没反应,就退回来了。
过一会又擂鼓,结果这头还是没反应,就有退回来。
第三次擂鼓冲锋的时候,本以为鲁国还是没反应,但是鲁国这次却擂鼓了,齐军没有反应过来,自然是大败而逃。
鲁国军队准备追击的时候,又被曹刿制止,曹刿看了看地上的车轮印后,才让鲁国军队追击,这一仗下来,鲁国军队是大获全胜。
之后鲁庄公问曹刿之前制止别人有什么道理没,曹刿就说了,第一次擂鼓,士气很盛,就想着冲锋,之后擂鼓,一次比一次没劲,后面就跟狼来了一样没啥动力,这叫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所以咱们擂鼓一次就行了,之后齐军打败,可能是故意的,我下车看了他们的车轮印很乱,看样子是真的,所以才让士兵去追击。
鲁庄公一听,有道理,于是就让曹刿当了官。
齐桓公看到长勺之战失败后,非常恼火,心说本来要秀一下肌肉的,结果反而被秀了,这可不行,就又准备对鲁国开战,
管仲建议齐桓公,齐国和鲁国现在情况差不多,得找个帮手才行,可以找宋国,于是齐国和宋国就一起,再一次对鲁国发起了战争。
鲁国这头一看齐国和宋国联手来了,也做好的迎战的准备。
不过这次的打法比较奇特,他们先是找了一百张虎皮,给鲁国前排的战马套上,然后趁着夜色,对宋国发起了进攻,宋国那头的战马一看到对面不知什么怪物,吓了一跳,来回乱跑,宋国军队倒是自己先混乱起来了,一番交战,鲁国获得胜利,还俘虏了宋国的大将长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