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妈经常说……”
这是电影《阿甘正传》开始的一句话,也是常常挂在阿甘嘴上的一句话。
一个大男人,把妈妈的话总是挂在嘴边,这不就是妈宝男吗?
可是,阿甘一点都不懦弱,比智商正常的人还更勇敢、更懂得爱。
他的妈妈到底说了什么?
01 妈妈的话
把阿甘妈妈的话串在一起,就是一整套对人生的元认知。
第一个元认知:认识自己
“你和别人没有任何的不同。(如果一定要说不同,)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阿甘的智商不够标准,校长对他的妈妈说,“您的儿子和别人不一样。”妈妈就说了以上这句话。
她还说,“做傻事的才是傻瓜。”(不是因为人本身就傻)。
对于经常被骂“傻”的阿甘,这两句话非常重要。它们都是告诉阿甘,在别人不正确的评价面前,怎么才能正确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最难,也最重要。
阿甘的后半生,成为大众的成功楷模,再也没有人说他傻。他是怎么做到的?
因为妈妈早就告诉他,即便生来智商低,他和别人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如果有不同,那也在于后天的选择:你做不做傻事。
什么是傻事?其实就是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事。
嘲笑别人以显示自己的优越;随便伤害爱自己的人;怕吃亏所以不喜欢帮助别人;患得患失不敢行动;不愿意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坚持下来……
而所有傻事中最傻的,就是误解“真爱”。
珍妮小时候受到父亲的虐待,所以她一生都在抗争和找爱,在动荡、关注甚至自虐中寻找。这不能怪她,摆脱这样可怕的家庭影响确实很难,所以她付出了整整一生的代价。
阿甘则一直坚持简单的爱,只要看到有人对珍妮“不客气”立刻冲上去拳脚相加(包括正在和她亲热的男朋友)。但他从没想过要占有珍妮,无论她做什么,包括离开他,阿甘都会支持,然后在原地等着她。
阿甘向珍妮求婚,珍妮却说,阿甘不懂爱。
聪明的珍妮,折腾了一辈子去寻找真爱,直到临死才发现,原来爱一直就在身边;
而“傻瓜”阿甘,早在第一次见面就知道,珍妮是他命中注定的“女孩”。
怎么才能不做蠢事?
就是像阿甘一样,不在他人的眼光中迷失,也不需要证明自己,相信你的直觉。
第二个元认知:认识他人
“只要看看他穿的鞋就可以知道很多事情。”
阿甘说过,他的妈妈总是会用最简单的话让他明白很复杂的事情,这句也算其中之一。
判断一个人,不能只凭表面,要想想那背后藏着的是什么?
阿甘救了中尉,他反而对阿甘发怒,阿甘没有怪他,也许只有他能明白中尉内心无法表达的恐惧;
珍妮宁愿和一些乱七八糟的人在一起也不选择他,但阿甘还是始终如一,因为只有他能透过那些乱象,看出珍妮还是那个给他让座的善良女孩,从来没有变过。
阿甘很傻,因为他没有那些做人的“常识”,所以,他只能用心去体会。
第三个元认知:认识人生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是什么味道。”
这句话最有名,也最适合阿甘。
一个智商不合格的人,等待他的人生能有什么呢?无非异样的眼光和糟糕的生活吧?
阿甘的妈妈却告诉他:不是的。
你永远无法预料会遇到什么,命运不是从一开始就注定的。要带着一颗好奇心,不断去探索。
所以,阿甘这个“弱智”青年的一生,充满了和常人不一样的“新奇”。
一个腿脚有毛病的孩子,为了躲避欺负他的男孩,跑得比谁都快;一个头脑不灵活的孩子,因为简单地服从和乐于助人,成了战斗英雄;一个从来不知道财富为何物的人,却因为想要圆战友的梦而成为亿万富翁。
当你复杂,人生就复杂;当你简单,人生就是这么简单。
第四个元认知:认识财富
“一个人真正需要的财富只有那么一点点,剩下的不过是用来炫耀的。”
成为亿万富翁的阿甘,还住在祖祖辈辈一直居住的老房子里,每天都在劳动。
他不需要知道财富的意义,他只需要做他想做的事。
第五个元认知:认识人生方向
“要想往前走,就得忘掉过去。这就是跑的用意。”
人生的方向到底在哪里?
如果只是被过去的痛苦或者名利缠住,你什么都不会发现。想知道答案?那就继续向前跑吧。
第六个元认知:认识死亡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我们注定要做的一件事。”
人终有一死,比害怕和不能释怀更好的,就是坦然接受。
这是母亲躺在病床上,对儿子最后说的话。
有这样智慧的妈妈,阿甘当然爱听话。看完电影我很生气,阿甘这个傻小子,凭什么拥有这么了不起的妈?!
02 我不记得他们说过的话
我一直认为父母是那种老派父母,他们好像从来不会对我讲什么。
如果他们也能像阿甘妈妈那样,时不时甩出几句人生箴言,我的人生会不会不同呢?
直到有一天我才惊讶地发现,自己错得多么离谱。
那是一次家庭聚餐,姐姐说到她变得很认真去做事,是因为老爸的一句话。
我姐小时候爱好非常广泛。一会上裁剪班,一会又改溜冰了;昨天还说要努力学习,今天就和朋友们出去郊游了。
有一天,我姐借口去图书馆,其实是和朋友们出去爬山了。
当她偷偷溜进家门准备钻进自己房间的时候,忽然听到爸爸好像很无意地对我妈妈说,“你看,你好像同时做了一大堆家务,可是哪个都没做好啊!菜糊了,衣服也没洗干净,还不如专心做一件事呢!干什么事,就要干出个名堂。”
我姐当时就愣住了。
后来,这句话总是反复出现在她脑海里。她改了左顾右盼的毛病,要么干脆不做,一旦决定了要做,她就会想办法做好。
她现在喜欢研究的那股劲,简直和老爸一模一样。我回想了一下,以前我姐真不这样,原来基因突变就因为老爸一句话。
姐姐还说了老爸讲过的其它话,听起来一点不比阿甘妈妈的金句差!
我气坏了,“原来老爸偏心,只给你讲这么重要的话。”
我姐白了我一眼,“就算说了您听得见吗?”
诶?纳尼?!
认真回忆一下,我的确曾把父亲当做天下第一号自以为是的暴君。他讲话的时候,我没有顺着听过,不是在心中腹诽,就是直接反抗。
我当然不会仔细分辨他到底想说什么,躲还来不及呢!反正他不需要发声我也早有判断。
原来不是他不想说,而是我不想听。
所以,他沉淀了几十年的人生智慧,不是给了“机灵”的姐姐,就是便宜了他的学生,我一句也没落着。
所谓“听”和“说”大概都是这样吧?你听到的永远是你想听到的、你能听到的,说也只能说给想听的人。
我不确定父母到底有多大智慧,但我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我比阿甘傻很多。
我没听到箴言,是因为我没有听箴言的心智。
03 怎么听父母的话
当然,我不是说只能从父母那里学习,也不是说父母都是对的。
但父母有可能是和我们最相像的人、最爱我们的人(珍妮那类父亲除外),他们走过什么弯路、有过什么成功经验,对我们可能有非常直接的帮助。
那些话,也许能帮你走出困境,或者抚慰你受伤的心,也许可以做反面教材;还有一些,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父母,从而理解我们自己。
也许,总有一天,我们终将变成他们。
阿甘妈妈说的话都对吗?阿甘听了妈妈所有的话吗?都未必。
也许因为阿甘智商太低,才会一直听妈妈的话;但也正因为他从来不急着反抗,所以才有机会亲自去分辨和检验那些话。
“听”父母的话,不意味着都按他们所说的做;大浪淘金,把“妈妈常常说”的金句留在记忆里也很好。
真正的成长,不是不听父母的话,而是学会如何平静地听懂他们说的话。
作者 | 八段锦,心理科普作者+建筑师,已出版两部心理学专著。人生何处不心理,待我为你八一八。转载须授权,如果觉得有用请点赞支持~
还记得父母对你影响最深的一句话吗?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