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的学问

每个人都经历过洗澡,可真的掌握了洗澡的学问了吗?

今天看到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一桶水要了一个人的命”。

原来,夏天酷暑难耐,有人就用一桶凉水从头浇下,爽了一时,可接下来胸闷、胸痛,虽然及时就医,医生也尽力抢救,但都无济于事,他终死于心肌梗死。

这是骤冷刺激,从而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情况。每年都会有类似的情况发生。

医生建议,洗澡要选择合适的温度,不宜太高或太低。为了保护皮肤,最好在35-40度之间。

若水温过高,会使全身表皮血管扩张,心脑血流量减少,发生缺氧;水温过低则会使皮肤毛孔突然紧闭,血管骤缩,出汗散热受阻。

除了要掌握好温度之外,也应注意不要在这些情况下洗澡。

脑力劳动后、运动后、饮酒后、吃饱饭后,感冒体虚时也不要洗澡。

而且洗澡顺序也很有讲究,要先从远离心脏的四肢开始洗,再清洗躯干和头。另外,洗澡前最好喝杯热水,免得汗液流失口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