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钱钟书

钱钟书先生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学者,有人说他是“文化昆仑”,可以说名副其实,受之无愧。

钱钟书先生的作品多数看过,这对于基本只看代表作的我来说算是特例。第一次看的是一本《钱钟书文集》包括他的一些杂文,书信,演讲,以及附在后面的围城。再后来,看了《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编》,最后看的是《槐聚诗存》《石语》。

钱钟书是个很有趣的人,极为聪明。否则是写不出《围城》这样风趣的作品的。而且比喻的修辞手法在他手里翻来覆去,层出不穷,以至于读完围城后我也形成了个习惯,凡聊天,必用大量的修辞。这个有类于当初第一次读《红楼梦》,读后说话总学王熙凤,以至于别人很少能插上嘴。读围城还有一个好处,可以增强幽默感,当然这个前提是你要够聪明,因为幽默是聪明人的特权,一般人的奢侈品。

《槐聚诗存》是钱钟书的诗集,他的诗有黄庭坚,杜甫这一派的意思,建国后的诗我比较喜欢的有《秋心》诗和《阅世》诗。《谈艺录》是他谈诗的见解,很不错,可以长见识,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他解读李商隐的《锦瑟》,虽说未见得是确论,但你看他解读却能让你心生赞同,这可是很少有人能办得了的。

说到《管锥编》,这无疑是他的功夫所在!这本书可以看成他的读书札记,以前有本书叫《古文观止》用来说文章之好,那看管锥编也能让你叹为观止,洋洋洒洒,蔚为大观!中西互证,融会贯通,文学,哲学,社会学……包罗万象。这书是他用繁体文言写的,写作于70年代,那是个特殊的年代,所以他也只让有资格的人才能看懂,而说到看管锥编,你必须要有足够多的知识储备,至少他在管锥编里论述的书籍你要大多数看过,不然你很难理解他说的话。由于现在市面上没有简体版管锥编,所以你必须通繁体字,不然肯定看的你脑壳疼。

《石语》是个很简短的册子,主要是两个人的对话,可是很好看。

钱钟书先生虽说痴心于做学问,可他对时事的洞明,却很少有人能及,这点在他的文字里都星散的体现着,比如他的诗里和《管锥编》里。建国后杰出的文学论著不多,但他的《管锥编》无疑要拔得头筹,等数百年后,喜欢文学的人一定会惊讶于此书的诞生,也会惊讶于一个知识分子的先见之明。

在谈到学问时,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所谓学问就是巟江野老屋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这个定义我实在是大爱,地点:巟江野老屋;人物:二三素心人;事情:切磋探讨个人见解。如此定义,闻所未闻。

钱先生的一些轶事可见于他的夫人杨绛先生写的《我们仨》,一个真实,可爱又鬼马的钱钟书在篇幅里浮现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自己每年看很多书。 这还只是我在2014年3月至6月的记录。可是现在明白,书不是读的越多越好。重要的, 是学习,是...
    戈暖阅读 5,636评论 6 13
  • 前两天不知道怎么搞的homebrew环境没了,安装的工具也都奇怪的消失了,很诡异的问题~ (这不是重点) 本想着直...
    heysen阅读 5,300评论 0 0
  • 折腾了两天,网上找房子,看房子 失眠心累。 今天早上如梦初醒 对于每天习惯的舒适平和的生活,充满感恩 从莲塘村朋友...
    玄宝贝阅读 2,60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