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的生与死,史学家的迷与毒
part1
始皇帝是十三岁继位,他爷爷在位三天,他爹在位三年。
电影教父里面说,人生太苦了,当孩子来到世界上一个父亲照顾他远远不够,所以要另外认一个父亲也就是他的教父。 按照这个标准,嬴政应该是顺风开局,因为他有三个父亲,一个亲爹两个教父。
司马光似乎很笃定,在资治通鉴将始皇帝的出身写的很明确: 嬴政的母亲是吕不韦买过来的小妾赵姬。他先让赵姬怀孕,又邀请嬴政他爹嬴异人来看自己的小妾跳舞。果然嬴异人看中了赵姬,于是吕不韦顺水推舟把怀了孕的赵姬嫁给嬴异人
最后生下孩子就是嬴政。照这么算,吕不韦就是嬴政的亲爹了。
商人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封建社会地位很低,历朝历代都有商人不能穿阿玛尼(丝绸),不能考公务员(做官),不能开跑车(乘轿),不能住别墅(高楼)的规定。舞姬的地位更低,被达官贵人当商品送来送去。司马迁却一口咬定嬴政就是这么两个人生出来的,抹黑之意溢于言表。
但是事实是没有办法扭曲的,连司马迁自己也没办法刻意掩盖。因为他没有办法改变嬴政出生的时间,是在赢异人带走赵姬的一年后。所以他在资治通鉴里写到,赵姬怀孕12个月后分娩生下嬴政。
看到了吧,大家都知道怀孕十二个月对那个基本没有妇科的时代意味着什么。那为什么司马迁不把十二个月直接改了,这样不是更合理么?
因为这个时间在各种史书中是有大量明确记载的,改了反而让人起疑,进而对作者的记载不相信。反而是写一个怀孕十二个月比较合理,毕竟有的人是从胳肢窝里生出来的(老子),有的人老爹是蟒蛇(刘邦),所以十二个月实在是太合理了。
另外一点就是关于秦始皇的身世,在当时就已经有人开始抹黑了。如果是真的,秦王朝的宗室不是傻子,嬴政的老爹嬴异人也不是傻子。自己老婆多久娶过来的,多长时间生的孩子自己还是记得的。再说嬴政也不是独子,大可以选一个清清白白的王子来当秦王。也就不用大老远从赵国把做人质的嬴政接过来当秦王了。
也难怪吕不韦最后非死不可,在嬴政看来,我让你当优秀员工你却想当我爹。
part2
嬴政是十三岁继位的,这一年魏王已经掌权31年,韩王在位27年,赵王在位20年,最短的燕王也已经执掌大权10年了。同时这些老王已经被秦国欺负几十年了,有的国土已经被侵吞五成以上了。
所以当嬴政这个孩子坐上王座的时候这几个国王都把目光投向他:
娃啊,消停消停吧,要不要先把初中读完?
但这个时候那个想给嬴政当爹的吕不韦还是宰相,所以第二年秦国就攻打魏国杀三万人,同时又派军攻打赵国。有意思的故事来了。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赵国被秦国揍得不行,国王这时候手里又没什么大将可用,想起了当时还活着的老将廉颇。但是考虑到老爷子年纪太大了,所以找个人去看看他,还拿得动刀么?手飘不飘?
廉颇听到消息很受振奋,在和王使吃饭的时候为了表现自己,连干了十碗饭,吃了十斤肉。但是他不知道,来考察他的特派员早就被秦国间谍收买了。所以在回去之后很赵王说:廉颇虽然吃了一斗米,十斤肉,但是一顿饭就出来拉了三泡屎。
赵王听了居然因为这三泡屎就没有再启用廉颇,最后廉颇死在楚国。一代名将带着遗憾客死他乡。
世人经常因为这件事而同情廉颇,既觉得赵王昏庸又觉得内奸无耻。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一个事实,廉颇真的老了,当时都80了。打败他的不是三泡屎,是漫漫时光。
当然八十岁的老将依然能让秦国忌惮,也证明了廉颇实力确实不愧是一代名将。但也正是老一代的让路才能给后来者展示的舞台,赵国最后一位名将李牧闪亮登场。
part3
上面提到赵国最后一位名将李牧即将登场,但我们这里先不说他。因为有另一个更有名气的人物率先登场。
有人说他是太监中的表率,阉货里的猛男,有人说他是亚洲的雄风,赵太后的坐骑,甘泉宫的宝贝。他官拜长信侯,人称蕲年宫之虎。
他就是始皇帝的第二个教父,嫪毐。
如果一个人的才能过于出众,那么怎么隐藏自己的能力就变得至关重要。嫪毐是个才能过于出众的人物,史载他的阳物能举起车轮还能转圈圈。
秦朝时的车轮直径大约6尺,重七公斤,也有人说是十公斤。这段记载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嫪毐是个能力出众的特长生。
据说嬴政登基后他的母亲赵太后仍然跟吕不韦私情不断,吕不韦因为担心东窗事发所以想要拜托赵太后,于是开始寻找身体素质过硬的有志青年来替代自己。很快他就在市井中发现了高质量男性嫪毐。于是他就把嫪毐找来,乔装成太监送进了赵太后的甘泉宫。
赵太后试用了之后马上就对嫪毐爱不释手,对他有求必应,给他加官进爵,甚至给他生了两个儿子。一时之间,嫪毐的风头无两甚至不把政府宰相放到眼里。他效仿战国四公子圈养门客,招募对自己忠心的死士手下多大几千人。这个从市井街头发迹的混混无赖,这时候觉得自己行了。
嫪毐到处对别人说,秦王是太后的儿子 而我是太后的男人,那不就是大王的假父吗。
后来更是对别人说,现在的大王是太后的儿子,而太后跟我还有两个儿子,难道这两个儿子做不得秦王么?于是准备谋反,想要自己的儿子当秦王。
准备妥当后,嫪毐在蕲年宫埋伏自己的门客和死士准备谋杀嬴政。谁知道嬴政早有防备,调遣军队,在嫪毐谋反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被反包围了。在被诛杀几百人后嫪毐终于被擒,后被当街车裂,屠灭三族。但是嬴政还不解气,下令跟嫪毐有关系的人全部诛杀。
秦王受到了心理和精神上的双重伤害,他找到嫪毐和太后的两个私生子,看了一眼这两个同母异父的兄弟,将他们装进麻袋直接摔死,像对待两条野狗。赵太后被自己的儿子赶出甘泉宫,搬到了负阳宫(名字估计很有寓意)。嬴政下令凡是跟他谈及自己母亲的人杀无赦,随后连杀二十七个劝谏他的和事佬。
不分青红皂白就劝你一定要大度的人,这种人要离他远一点,因为雷劈他的时候会连累你。
——苏格拉底.德刚
这一年秦王二十岁,第二年吕不韦被赶回封国,次年被嬴政下诏骂了一通(听说你想当我爹?何功于秦,封君河南。何亲于秦,号称仲父。)服毒自杀。这个卑鄙的投机商人终于死了,自此嬴政的绊脚石清理干净了,他终于可以大喝一声:爷亲政了!
part4
不过这里要插进来一个人,他叫焦茅。
上面说嬴政把自己母亲囚禁到负阳宫,连杀了二十七个劝谏他的大臣,本来以为应该没有再来找死的了,没想到这时候焦茅 来了。而他注定与众不同,通过他的故事我们再一次领教了中国人的脊梁,也更深刻的意识到始皇帝的头脑绝对不简单,眼光更深不可测。
嬴政看着站在王座下的焦茅,目露凶光说到:你没看到宫门外的尸体么?
焦茅回答:看到了,但是我听说天上有二十八个星座,可是外面才有二十七个尸体,掐指一算这是差我一个啊。凑够数正好召唤圣斗士星矢,而且我可不是贪生怕死之辈。
史载焦茅说完这句话,曾经跟他同桌吃饭的老乡立马回去收拾铺盖逃离了秦国,找死找得也太刺激了。
嬴政气得嘴角沾着白沫(后面看白沫也有可能是饿的),在门口支起大锅准备把焦茅炖了。(那个时候烹饪还是一门刑罚)
焦茅跪下磕了个头又缓缓站起身说到:我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其实他说了一堆顺口溜,这里简单总结吧)
嬴政停下添柴的小手,端坐好对他说:请开始你的表演。
焦茅看着嬴政,恭恭敬敬的说道:你很狂你知道么?你把你后爹车裂了,还杀了自己的俩兄弟,死得那个惨劲儿。然后放逐你娘,又屠杀劝你的大臣。夏桀、商纣做这种事都得掂量掂量是不是有损自己的人格。你这事儿到时候往外面一传,山东六国那边的怎么想?谁还给你卖命啊。我这都是为了你好,就说这么多你看着办吧。
(原文:陛下有狂悖之行,不自知邪?车裂假父,囊扑二弟,迁母于雍,残戮谏士,桀、纣之行不至于是矣!令天下闻之,尽瓦解,无向秦者,臣窃为陛下危之。臣言已矣)
史书上说,嬴政听了焦茅的话立马把他扶起来承认错误。然后开着自己的跑车去把太后接回了王宫,娘俩感情也恢复如初,好着呢。
但是我们分析一下,作为正常人,听了焦茅的话会立刻回心转意么?而且还承认错误?错在哪里?
难道嫪毐不该死?再说谁承认他当爹了,焦茅你会说人话么。还扑杀二弟,那是俩弟弟么?差点他俩就是秦王了。太后不该去负阳宫反思反思么?她不去难道让我过去。还杀害谏士,你们都是啥好人啊。就凭这段话,那二十多个人死的都不屈,估计说的比这个还难听。
但是嬴政还是还是醒悟了,并且立马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还予以改正。他真的错了么?他确实错了。我们把焦茅的话翻译一下:
你瞅瞅你们家的破事儿,你娘还给你找了个后爹,还给你老嬴家填了俩大胖小子。就这点破事儿你还天天在这儿闹呢?那消息传到山东六国那边人家怎么议论你啊,不得嚼你舌根啊。快消停消停吧,真闹大了外面的人才都不来给你卖命了,怕丢人啊。劝你两句你还喘上了,杀这个杀那个的,还嫌事儿不够真是吧,非要把假爹、俩弟弟都做实了是吧。
换成我们也得过去给焦茅两巴掌,但是二十岁的嬴政听懂了。自己绝对不能在这件事儿上再较真了,不能把丑事坐实给自己身上抹粪,更不能寒了天下士子的心。谁会放下身段给关系这么乱的一家人卖命啊,拿出去不丢人啊。于是这个被后世称为暴君的年轻人,立马站起来扶起焦茅承认自己的错误。嬴政做到了能常人所不能,体现出来自己难能可贵的品质。
而史学家在两千年中各种对秦始皇的抹黑,对这位死去的祖龙下毒、泼洒迷雾。但是煌煌史册终能发现他身上掩盖不了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