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已经快过完了,昨天下午才想起来带孩子出去玩。我们就选择去龙门石窟,坐车坐到高铁站,准备做V9去石窟时,他俩说又冷又饿,先吃点东西暖和暖和再去。
老大拿着手机开着高德地图,走到一家清真兰州拉面馆门口,进去坐下点餐,人还不少,等了好大一会才上来。这家店的服务员是两个小孩,大概十一二岁的样子,一个微胖,一个偏廋,俩孩子都穿着短袖。这么大冷的天,难道他们不冷吗?或许劳动产生热能吧,他俩熟练地点餐,打印小票,给客人端饭端汤,有模有样。微胖的男孩一次性用两只手给我们端来两小碗酸汤,我刚伸出手去接,他已经稳稳放在了餐桌上。“儿子,你看,锻炼锻炼就是不一样。”我对老大说,老大说:“怎么”一会俩孩子又去门外接菜,几袋子的菜和一桶油几趟下来就拿到了后厨。
我说:“这俩孩子,真能干!”老大说:“我也会!”“你去试试啊!”我调侃道,他说:“不去,去了也不给我发工资……”这和工资有什么关系呢?“这是你学习的机会啊,要知道处处皆学问。而且这学问又不用掏学费,何乐而不为呢?”我不太满意他的回答,用说教的口吻回答。之候,他不再说话。
有时候想想,是我的教育出了问题吗?怎么啥都要和钱扯上关系,可反过来一想,说得似乎也对,干了不发工资,可不是白干吗?想想我们有时候对待工作,份内之事,干着理所当然,份外之事,干了叶觉得亏得慌……
所以孩子的想法也不是不全对。但我还是很想让他去社会亲身实践。有句话说的好:“耳闻之,不如眼见之,眼见之,不如足践之”,真希望孩子能参加社会实践来锻炼一下自己的男子汉气概。
《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高中毕业之后当教师不成,去城里拦工干活,正因为他在村支书家里背石料不怕吃苦,才有后来的机遇,当了一名煤矿工人,又因为他不断学习,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才使工作得心应手。孙少平的故事告诉我们,社会是一所好大学,只要能吃苦,就能培养男子汉阳刚之气。
可是现在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哪舍得孩子吃苦啊,说好了从12岁起就让他自己洗衣服,可现在不还是替他洗衣服吗?唉,失败,失败!
希望自己能通过学习,提升智慧,以指引孩子不断进步。先不说孩子多优秀,最起码将来的生活能有一丝烟火味,过得舒适稳妥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