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是收到大学生读者的问题:
大学太懒,起床晚,爱逃课。
专业课没兴趣,怎么学都学不好。
做一件事没法坚持,总是三分钟热度。
本人自大学毕业以来,已经工作6年了,目前在一家初创公司做运营总监。
现在回想,大学时我也时常会感到迷茫和纠结,不知道该学习专业知识,还是拓展课外能力,觉得什么也不会,也不知道以后自己能做什么。
打拼了好几年,也非常能理解学弟学妹们以及自己当初迷茫和纠结的那种痛苦,在这里,我整理了一周,结合自己的自身经历和经验,给到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大家走出懒散迷失的困境。
先从我们宿舍说起吧(学渣本渣)
不点名的课,能逃就逃。
要点名的课,点完名就溜。(有的时候也会让朋友帮忙答到)
早上起床是难题。
有课的时候,有第一个人起,我们会陆续起来。没人起,那就集体装睡(被窝里玩手机),直接逃掉(四年的默契)。
没课的时候,起床的理由有2个
1、 肚子闹意见(饿得不行了)
2、 做早功(给LOL账号上个段位)
当然,偶尔也会去学校社团干干活宽慰一下不安的内心。
有课的时候集体装睡
后面我们怎么样了呢?
就说我自己吧,干了一年设计后,发现并不适合。后来就转行做了运营,几经辗转,经过大厂、小厂的几轮洗礼,现在做到了一家初创公司的运营总监。(现在说来轻轻松松,中间都是血和泪啊=‹=)
对面床铺的兄弟一毕业就转行做了结构,在设计公司历练几年以后,现在在上海一家大厂做结构,待遇丰厚,还完月供还有相当的富余。
还有个哥们想挣点快钱,一毕业就转行做销售,后来发现并不适合,又做回设计,发现还是不行。现在报了个Python补习班,加入了浩浩荡荡的码农大军(28的高龄啊)
另一个转行做了平面设计,听说一直不太喜欢,但是做了好几年,舍不得也不敢换工作了……
发现没?其实,并不是说大学懒散了,以后就一定混得有多差,而是,大学懒散的同学在步入职场后,当他们发现做的工作并不适合自己的时候,试错成本一定更高,顾虑也会更多。
每次你想换个方向做,都逃不掉致命三连:
现在的工作感觉没钱途,换了行业更糟糕怎么办?
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转行后拿着小职员的工资,养得活一家人吗?
年纪这么大了,人家还要吗?
经济学上有个概念叫沉没成本,是指以往投入的,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当前的决策。
“算了,都做了这么久了,做下去吧,不折腾了”。
多少人的口头禅啊!
其实,在大学,懒散是常态。
很多时候不是因为自己是真的“懒”,而是我们没有找到一个摆脱这种状态的有效办法。
比如,懒散一段时间后,来自良心上的谴责,也会驱使我们去做一些改变。
为了提高英语水平,我们会拉上哥们儿或闺蜜去湖畔晨读。(可能第二天就看不见人影了)
出于对名牌大学的执念,我们也会随大流,吭哧吭哧地跑去图书馆占座自习。(始于考研,终于座位对面的ta)
驾校报名,第一天练了车,也是最后一天。(怪不得学校周边那么多驾校,这钱是真好挣啊)
……
渐渐地我们会发现,我们只能做一天“学霸”,却总是难以长久坚持。
然后就会对自己的懒散做一个简单“归因”。
意志力不行。
都是爹妈生的,工作这6年告诉我,996什么的早就习惯了;
游戏太好玩。
拜托,上班之后以后,很快你就连一个开黑的同伴都找不到了。
这些可能或多或少地导致了我们的懒散,但却不是根本原因。
懒散的本质是认知停滞。
我们虽然在大学,但认知还停留在中学时期,所以才会有后面的浑浑噩噩,麻木不仁。
简单列几个,看看你中枪没。
1、 高中那么辛苦,大学是玩乐和谈恋爱的地方。
记得高三的时候,班主任就常给我们灌输,“你们加油干啊,上了大学就解放了。”“大学是人生的殿堂,也是恋爱的温床。”长辈害怕我们耽误学习,也会鼓吹:“高中千万别谈恋爱啊,到了大学,你爱怎么谈怎么谈,我不拦你”。
当时对大学的想象是,清华园,荷塘边,一双人,牵手沐风,被夕阳镀上的金边。
2、崇尚“突击能力”,把能力积累的希望全盘寄托在四年之后。
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提出一个心理学概念叫“镜中我效应”—— “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一面镜子,反映着另一个过路者”。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是来源于别人对我们的看法。
一些中学成绩还不错的同学,平时不怎么用功学,考前个把月突击一下成绩就上去了。在老师和家长的夸赞之下,慢慢建立了一种蜜汁自信,总认为什么能力或者成绩都可以通过自己短期的突击来获得。
我们幻想着大学混过去就可以了,因为只要自己用心做,总觉得凭着我们的智商,很快就能崭露头角。
3、碰到问题,习惯自我感动,不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我自己就是这样,高考填志愿,只想填报一个好的学校,就按着字面意思填报一个自己可能喜欢的专业,结果这个专业没报上,我一个理科生,楞给我调剂到了艺术学院(命运弄人啊),自懂事以来,泪水全洒在了画室的画板之上。
一开始我很认真地在听课,努力融入这个专业,发现不喜欢之后,寻思转个专业,随便选了一个热门,没通过考试就放弃了。那时我觉得“我该做的都做了,还能怎么办?就这样了呗。”
这样一来,关于我专业和职业的问题就一直悬而未决。
其实我甚至连我要转的专业都没仔细研究过。
关键在于摆脱中学时的错误认知,建立更加成熟的认知。
1、 大学绝对是很好的学习时间,恋爱和玩乐可以作为调味品,不能是主导。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2000名年龄在18岁至60岁之间的男性和女性进行测试,经过7年的研究得出结论,人类智力在22岁达到顶峰,27岁开始下降。高峰来得快去得也快。27岁时,人开始衰退,也就是变得愚蠢。
咱们上大学那会儿,普遍年龄在18-22岁,正是智力攀升到顶峰的黄金时间。这样的时间难道只用来谈恋爱?打游戏?良心何安!(对我自己说的)
2、 大学四年认真学习不是为了成为学霸,是为了积极试错,早日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这些年我也发现,除了那些罕有的天才之外,你我皆凡人,天赋都所差无几。要赶超同一个赛道的人,喝鸡汤没用,起跑更早才是实实在在的事。你在迷茫的时候,学霸在试错。你在试错的时候,学霸已经开始跑了。你说,你还有多大机会追上?
3、把自己拾掇的精神点,少熬夜,勤运动。
大学现在给我的回忆是,头发油油的,衣服鞋子乱扔,很长时间才洗一次,同学来了都是捂着鼻子进出。还经常熬夜,精神差,这样的状态和环境,啥事都干不了。
4、感动自己没用,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记忆一组单词,除了反复的诵读,还要定期默写,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记住了。
学完一门程序语言课,自己编个小程序试试,看看是不是真的学会了。
读完一本书,梳理一下知识框架,抒发自己的见解,就不会看过就忘了。
看上一个可爱的姑娘,暗恋没用,用心追求才有机会。
……
但是,更新认知的前提,要有足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我们必须找到我们真正想做的事。
如何找到我们真正想做的事呢?
斯坦福大学的企业管理专家吉姆·柯林斯曾经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提出企业管理的飞轮模型:
一流的商业模式,应好比一个巨大的轮子,虽然一开始的时候很难推动,但只要设计得法,抓住关键,拼尽全力让它转动起来,后面就会越来越轻松,轮子会转得越来越快,实现完胜对手的加速度超越。
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也曾多次提到,在亚马逊扩张的关键时期,柯林斯的飞轮效应给他起到了关键的启示作用。
应用到个人发展上也是一样
兴趣、能力、价值
这三个因素,就像齿轮一样咬合,互相推动,形成增强回路。当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飞轮飞速运转,成长速度就会变得越来越快。
问题来了,没有兴趣怎么办?
在纸上列4个问题。
(1)说说平时或工作外,或者小时候,或者过去你对干什么感兴趣?
(2)这些兴趣中间你最感兴趣的点是什么?
(3)看看这些点,有没有什么共同之处?
(4)综合一下,你能列出触发自己兴趣的点吗?
…挖掘不出来?发展一下兴趣吧。
看看身边的同学都在干什么?是不是也可以做一些尝试?
弹吉他?试一试?
采访?写新闻稿?试一试?
开店?在宿舍开个小卖部试一试?
如果你发现别人做的事情你都不喜欢,
去图书馆看看书总可以吧?
心理学?文学?艺术设计?社会学?物理化学?小说?
(我大学那会儿就是对心理学的内容感兴趣后来就从设计转行到了运营)
把兴趣培养成职业兴趣,慢慢把兴趣发展为能力,然后用能力找平台来兑现价值,再用价值强化兴趣。
当这三者正常转动时,你会明显地发现,做事的速度和效率会高很多,更重要的是心态会无比愉悦,没有厌倦、失落、焦虑等心态,工作和生活质量都会好很多。
想起前些年雷军在武大的演讲。
他说自己在武大读书的时候,在朋友的推荐下,看了一本叫《硅谷之火》的书,大受鼓舞。(看,读书还是很有用的吧。)乔布斯的创业故事,彻底点燃了雷大大心中的梦想,他希望能像乔布斯一样创办一家世界一流的企业。(培养兴趣)
为此,他只用两年的时间学完了大学四年的课程。(跪了跪了)剩下的时间,混在武汉电子一条街,经常在街上帮助别人装软件、修机器、编写程序,还和王全国合作研发了Bitlok0.99,得到同行的赞誉,雷军在电子一条街的名气越来越大。(把兴趣培养成能力)
之后又相继研发了CAD软件、杀毒软件、财务软件等各种实用的小工具。(价值强化兴趣)
雷布斯大学时期的经历就完美验证了飞轮模型。
话说回来,我等皆凡人,没有那么远大的梦想,但是普通人也好,大佬也好,我们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上大学的意义在哪?
这四年我要怎么度过?
这个答案是我们一直需要去探寻的。
懒散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犹豫和纠结之中什么也不去尝试,你浪费掉的这四年时光,可能直接导致你的青年时代,在迷茫和纠结中度过。
觉得有启发的点个赞再走吧,欢迎关注主页来找我玩,我会不定期分享本人个人成长和职场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