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您准备好了吗?

教育彩云片片03篇

培养孩子的目的,一是为我们自己培养“继任”,为家庭创造未来,从而促进自己升级。二是为孩子创造未来,让孩子具备传承能力,促进孩子升级。三是为家族创造未来,促进家族升级。

我们切不可把教育想得过于简单,认为只是为了让孩子生活得更好,或者不比别人差。站得高,看得远,定位低,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图片发自简书App

面对孩子培养,我们要建立如下基本认知:

一、孩子的生命是独立的。孩子的肉体材料是父母提供的,孩子的习性是父母传递的;孩子的精神素质是祖宗遗传的,孩子的人生使命是祖宗赋予的;孩子的灵魂是自己的,本来的,与父母没有任何关系。而且,孩子灵魂的层次一般高于父母。

如此而看,父母主要是替祖宗保护和培养孩子,为孩子自身的未来而培养孩子,而不是由着自己的意愿来,为了自己的利益培养孩子。在血缘上,父母是孩子的上级,先辈;而在灵缘上,孩子却有可能是父母的上级,先辈。

所以,父母首先要维护孩子的独立性,不可过于依恋孩子,绑架孩子,篡改孩子的本命,而要促进孩子生活独立,生命自主,灵魂自由。爱得多了,包办多了,依恋多了,要求多了,教导多了,陪伴多了等等,甚至完美多了,都会剥夺孩子的独立、自由、完整和主创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孩子都有自己的生命程序和人生轨道。所以,我们首先要研究孩子,发现孩子,借助帮助孩子活好自己。而不是通过张扬自己去塑造孩子,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意愿学习、生活、发展。我们的基本职责,主要在于孩子的健康保障,安全保障,习惯保障,习性驯化保障,成长条件保障,独立、自主、自由保障等,而对于孩子成长方向的指引,则不可恣意而行。

指引孩子的成长方向,前提是自己觉悟,自己的成长方向符合祖宗的期望。自己的成长比教孩子成长更为重要。自己不在成长的路上,就不宜教孩子,管孩子。

三、除了驯化习性,养成习惯外,要尊重孩子的自由意志,利用孩子的自由意志,而不要轻易强迫孩子。教育的基本程序是:想要培养孩子什么,先要让孩子自由体验。在体验过程中,发现孩子情绪亢奋,眼睛发亮,内心渴望,行为主动,才可以继续自己的培养活动,要切记自以为是。况且,即使是该教的东西,你教得多了,孩子反而会排斥、厌倦。所以,教育是没有灵丹妙药的,不能贪多贪好贪快。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四、培养孩子的主体方法是身教,主要方式是“散养” ,即自己做到,让孩子自然效法。那么,该谁来教孩子呢?一般地,自己教不如别人教,同性教不如异性教,长者教不如同伴教,封闭式教不如开放式教,普通人教都不如高人陪。孩子成长环境的开放性非常重要,包括思想观念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地域场所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互补群体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尤其是男女老少、个性相异的共修场尤为重要。

我们不必过于担心孩子跟谁在一起会吃亏。一般情况下,吃亏是一种重要和难得的成长机会。我们需要关注、预防和应对的,是孩子身心会受到什么样的伤害。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五、培养孩子,忌讳事前设定某些标准,比如分数、好坏、对错,这样会限制孩子;忌讳与别的孩子、别的教育比较;忌讳简单的评价,批评和表扬同样需要谨慎。

很多家长还没有把自己梳理好,对教育的基本认知还没有树立起来,就东张罗西张罗,这其实是很糟糕的事情。

培养孩子,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讨。你做好准备了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