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
1) 接触真实的产品用户:
① 建立×××真实用户QQ群。
目标:
1、了解现阶段公司各类型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种子用户的意见反馈能及时传达;(目前QQ已经建立,但是QQ群的用户活跃度、真实用户的持续获取取、获取产品意见等还有一定难度,需要内容产品等部门配合)
2、新产品内测阶段,快速获得用户对内容、产品、交互、UI等各方面的反馈,以便快速响应;
3、公司新产品宣传的入口,或者进行口碑传播;
4、主动与被动的获得用户需求;
计划:
第一季度:借助付费频道客服反馈及CMS系统用户信息,主动获取用户,并与内容部门共同运营QQ群,以保持活跃度等;
第二季度:计划建立两个QQ群,按照产品形态(移动还是APP),产品内容,同时,配合调研系统,在用户群中发布调研问卷等信息;
第三~四季度:运营QQ群,使之不仅承担用户反馈、以及用户行为的入口,也承担产品宣发,用户需求发现与验证、用户群分析的入口。
② 建立××× web反馈系统,完善反馈响应流程;
反馈渠道定义(CMS反馈入口;微博、QQ群、搜索引擎等)
目标:
1、 了解用户。即了解产品执行结果与期望是否吻合,用户痛点是否解决,需求定位是否准确。
2、 了解产品。产品设计是否好用。是内容、功能、设计还是其他?
3、 分类整理用户反馈,为产品规划与设计提供依据(目前已经对CMS系统中反馈模块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整理)
4、 获得用户个人信息,便于回访与调研问卷投放;
计划:
1、反馈工具:第一~二季度推进CMS反馈系统的优化,计划将反馈渠道及反馈平台优化,使反馈更具针对性,使反馈操作更加便利;
2、反馈结果处理流程:
感谢和确认用户的反馈;根据目标用户、核心用户等分类提取反馈、区别对待反馈,分析反馈意见对产品的影响;从反馈中挖掘用户需求;听取意见,吸收意见,然后独立做决定;
③ 建立用户问卷调研系统,主要为题库和投放渠道。
目标:
1、 获取一定的定性、定量用户数据(以核心的产品为主);
2、 更好的评估产品设计是否有效;
计划:
1、 第一季度,搜集资料,完成问卷调研模板的制定(问卷方式,问卷题库)
2、 建立“视频频道”的用户问卷库,先借助问卷星等工具;
3、 第二~四季度,根据产品需求制作、投放、回收、整理、分析试卷,并推动分析结果落地(主要用户新版本上线用户反馈,产品需求收集等);
④ 推进数据分析师的数据解读在产品设计流程中的作用
目标:
1、 将无意义的数据,转化有有用的信息、知识;尤其是在产品成熟阶段,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问题,验证设计,并提出建议。(产品早期,仍以设计为重);
2、 针对常规产品数据,发现数据异常,分析原因,协助产品团队完成解决方案;
计划:
1、 第一季度尽快完成数据分析师的人员配置,并加强数据分析师的数据解读与分析方法,即“理解数据的程度”,要做到“懂得数据的价值与局限,系统有效的理解数据,并掌握分析方法”。
2、 第2~4季度 重要产品按月度或者周出具常规数据分析,激发团队对用户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为设计提供指导;
3、 参与产品数据规划,了解产品数据需求,分析各种功能模块及入口的用户行为数据(如收藏、下载、评论、分享等),出具数据分析文档。
2) 人力资源补充:
根据产品部门年度规划按照产品线配置合适的人员,主要包含交互设计师、数据分析师。
主要招聘对象为有2年“媒体、内容消费、社区关系”相关设计经验的交互设计师,以及有一定用户研究背景的数据分析师;
目标:
匹配产品和设计同事,使设计师的设计资源能与产品匹配。
计划:
待产品线及重点项目年度规划确认后,根据产品需求按月推进;
预估另需4位交互设计师及3位数据分析师,用以产品重点项目的跟踪设计分析。
3) 标准规范,以及合作分享。
目标:
1、 使跨部门、跨地区、跨职能合作的沟通效率提升。
2、 沉淀知识。作为新同事快速适应合作流程,熟悉公司业务,降低人员融入成本;
计划:
1、 第一季度完成交互设计组输出物的规范标准并及时共享存档。
产品原型、产品交互说明文档、产品任务动作流程图、文档命名规范、产品用户体验量化维度;
2、 根据项目进展定期输出项目设计总结分享,并优化流程,正确的做事。
不断进行项目总结,反思项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分享意识,做到各部门上下游信息互通,互相理解,使合作、学习成为强大的武器。分享形式不限于文档、讨论分享会、课件等;
3、 优化流程,正确的做事。
不断优化流程、沟通、设计,规避多次犯同样的错误。同时,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适合自己的工作流程,使效率更高。
创新型项目:
项目愿景:
随时随地让看电影更贴心
痛点需求:
目前影视网站提供的影片内容组织方式较为低效(最新、最热、地区、类型、标签、榜单、影人),同时,影片内容质量、内容量与用户观影兴趣、场景等匹配比较困难;发现内容与消费内容的场景割裂(经常是从朋友,各种媒体,小组,群组等发现影片信息,然后到视频网站观看);使得观影的成本居高不下,优质内容容易被埋没。
需求表象:
最近有什么好看的电影?听说《智取威虎山》不错,值得看吗?群里有人说《****》蛮好看,哪儿有看的?
核心需求:
以轻便、高效的结构化数据使内容消费者能更轻松、直观的方式获得影视内容。即通过“推荐、订阅”与消费情境吻合,观影趣味匹配的优质内容,降低用户筛选成本。
目标用户画像:
有一定的观影爱好习惯,对不满意的影片容忍度较低,习惯从朋友、豆瓣小组、影迷圈等途径对影片有一定了解之后才去观影;
通常查看评分、看看剧情、影评、也会关注导演,演员等信息;对各种关系推荐的影片接受度较高;
产品描述:
以用户兴趣标签,推荐算法 和“弱关系链”为基础,以“订阅、删除”为基础行为,以轻便的“影单”为内容组织形式,过滤不符合消费情境的影片(时间、地点、节日、天气、行为)、向用户推荐内容。(用户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
竞品:
豆瓣APP(以个性化推荐的形式推送社区沉淀的UGC影视内容)
美乐时光
核心指标:
活跃度;留存率;
建议
1) 明确优势产品,放大独家优质内容的品牌影响力(比如内容方提供的策划内容、盘点内容,特色专题,以及叮叮中大量编辑生产的PGC片单;独家影评;票房数据;)
2) 强化移动端产品。将内容媒体利于传播的优势利用好(建议“观影团”产品与影票或者视频结合),。
3) 把“只做对用户有价值的事情、有理有据”作为核心价值观。如此才能深刻思考、理解、精准把握用户需求,才能让产品方向更加合理,让“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有意义;
4) 强化团队的学习和努力,鼓励输出。不断从过往的项目中学习,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问题
1) 核心产品长时间没人跟进(比如长视频、短视频频道);
2) 团队很少和真实的用户交流,缺少用户需求理解;
3) 缺少项目总结,以及产品的持续跟踪,不能及时准确的理解产品成果。
4) 产品沟通成本比较高,效率较低。
5) 商务团队和SEO对产品流量的贡献占比一直偏高,产品自有流量造血能力低,用户留存率偏低。
6) 会议低效。相关人员很少能预知产品会议背景与目的(做什么,为什么做,达成什么目的,需要准备什么,会议时长等)、会议形式(无限制头脑风暴,评审决议,还是?)等,会议低效;
用户体验部2015年工作目标
1) 部门人员扩充至12人左右;
2) 用户体验部工作输出标准5份,并让标准在部门内落地实施;
3) 提升专业技能,保证输出物的优先级、一致性、满意度,体验良好,符合用户体验标准;
4) 项目总结根据项目进度出具50份左右(包含用户体验部用户调研),更重要的是,推进体验报告内容的落地;
5) 根据项目需要,发布5~7份问卷调查,并形成问卷分析报告;
6) 完善用户问题反馈信息收集后的信息优先级划分以及落地流程,做到有反馈就有跟进